浅谈麻黄三兄弟
大致所有学中药的娃娃对麻黄这味药都应该是记忆犹新的,中药书上他在最前面,方剂书里麻黄汤是第一个方子,什么叫记忆犹新就是毕业两年我还能随口背出麻黄汤的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这大致是真爱了吧。 麻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龙沙”,列为中品。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先后在伤寒论中运用了14次,主要运用于麻黄汤、小青龙汤等中,发汗,泻肺火。常和桂枝、甘草、附子等配伍运用。 长相平平的麻黄 陶弘景说麻黄“色青而多沫”,认为麻黄用表面为青色的质量较好。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中药外表面的颜色和加工方式以及贮藏方式有直接关系。一般麻黄如果采收后,阴干或迅速烘干则是青色的,如果麻黄采收后晒干或贮存时受潮,麻黄就为黄色的。至于“多沫”,麻黄煎煮的时候都有许多泡沫。 以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草麻黄为例: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 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 气微香,味涩、微苦。 性格迥异的三兄弟 古代对植物外形的记载并不是十分明确,但是究其所有从《名医别录》的“麻黄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到《酉阳杂俎》“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苏颂云:“今近京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苗春生,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已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裹人,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内结子,雄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采其茎阴干,令青。”到在《证类本草》所绘制麻黄相互印证得出以上记述的产地与现在麻黄产地基本一致,所述植物形态极似草麻黄。 (红色的是麻黄的果实) 对比草麻黄这种根基颇深的来源,木贼麻黄和中麻黄就显得弱了一些,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物碱,而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含量最高,伪麻黄碱较少。中麻黄中含有的伪麻黄碱含量较高,麻黄碱含量少。 而现在市场上,其中木贼麻黄基本没有什么产量,主要为草麻黄,中麻黄有少量的产出。这大致和草麻黄的生物碱含量较高有直接原因,哦,对生物碱是它的有效成分。 END 声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2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青柑的功效与作用五减肥
- 下一篇文章: 跟我识中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