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生产加工适宜技术性格迥异的麻黄三兄弟
开卷有益 野生麻黄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摘自百度百科) 大致所有学中药的娃娃对麻黄这味药都应该是记忆犹新的,中药书上他在最前面,方剂书里麻黄汤是第一个方子,什么叫记忆犹新就是毕业两年我还能随口背出麻黄汤的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这大致是真爱了吧。 麻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龙沙”,列为中品。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先后在伤寒论中运用了14次,主要运用于麻黄汤、小青龙汤等中,发汗,泻肺火。常和桂枝、甘草、附子等配伍运用。 长相平平的麻黄 陶弘景说麻黄“色青而多沫”,认为麻黄用表面为青色的质量较好。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中药外表面的颜色和加工方式以及贮藏方式有直接关系。一般麻黄如果采收后,阴干或迅速烘干则是青色的,如果麻黄采收后晒干或贮存时受潮,麻黄就为黄色的。至于“多沫”,麻黄煎煮的时候都有许多泡沫。 以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草麻黄为例: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性格迥异的三兄弟 古代对植物外形的记载并不是十分明确,但是究其所有从《名医别录》的“麻黄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到《酉阳杂俎》“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苏颂云:“今近京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苗春生,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已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裹人,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内结子,雄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采其茎阴干,令青。”到在《证类本草》所绘制麻黄相互印证得出以上记述的产地与现在麻黄产地基本一致,所述植物形态极似草麻黄。 (红色的是麻黄的果实) 对比草麻黄这种根基颇深的来源,木贼麻黄和中麻黄就显得弱了一些,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物碱,而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含量最高,伪麻黄碱较少。中麻黄中含有的伪麻黄碱含量较高,麻黄碱含量少。 而现在市场上,其中木贼麻黄基本没有什么产量,主要为草麻黄,中麻黄有少量的产出。这大致和草麻黄的生物碱含量较高有直接原因,哦,对生物碱是它的有效成分。 麻黄的分布和适宜种植地区 草麻黄的分布 1.草麻黄的野生资源:草麻黄产于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省区。适应性强,习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等处,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经过洪浩等人的实地调查,野生草麻黄在内蒙古、山西大部分地区资源较丰富,在其他地区,野生草麻黄均零星分布。除上述产地以外的地区,包括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暂没有发现野生草麻黄资源。 2.中麻黄的野生资源:新疆的中麻黄资源极多,阿克苏地区、伊犁地区和喀什地区等地有数万公顷左右规模。青海东部有零星分布的中麻黄,面积不到m2,其余地区分布极少,而曾盛产中麻黄的中卫等地区,未见中麻黄,可见其资源破坏之严重。中麻黄野生资源较丰富,在甘肃和新疆有农户少量种植。 3.木贼麻黄的野生资源:木贼麻黄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西部、甘肃及新疆等省区,生于干旱地区的山脊、山顶及岩壁等处。根据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所收集的标本信息,木贼麻黄的主要产地为宁夏和内蒙古西南部的贺兰山山脉地区,新疆北部和山西部分地区,在河北张家口、北京门头沟和青海贵德县均有木贼麻黄分布。 由于乱采乱挖,再加上连年的干旱及病虫害,宁夏已极少见木贼麻黄,仅在新疆哈密市、木垒县、富蕴县、阿勒泰市、吉木乃县、巩留县和乌鲁木齐市发现野生木贼麻黄资源。这些产地多位于在阿勒泰山脉地区,资源量极少(单株或数株,不成片分布),且生境多特殊,生长在山崖、峭壁的石隙中,不易获得。而河北、北京、青海等地均未见野生木贼麻黄资源。木贼麻黄野生资源较少,也无种植资源。 适宜种植地区 1.西北地区—— 该区域内自然分布有多种麻黄,且野生储量大,该地区宜种植中麻黄、蓝麻黄(提取麻黄素用)和草麻黄为宜,也可种植木贼麻黄。 (1)新疆、青海和甘肃适宜种植中麻黄和木贼麻黄,草麻黄已有多年种植经验,生长情况较好。 (2)宁夏及内蒙古西部可种植草麻黄和中麻黄,目前该区人工栽培的多为草麻黄,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2.华北及东北西部—— 华北地区的野生草麻黄常组成大面积单纯群落,是草麻黄的主要产区。该地区有大片的沙地,气候适宜草麻黄生长。东北西部的松辽平原及山区丘陵地带也以草麻黄分布为主,所以该地区宜发展草麻黄的人工种植。 其他地区如西南及长江以南地区,虽然也有麻黄生长,但麻黄素含量低,土壤多偏酸性,年降雨量大,自然条件不适宜发展麻黄种植业。 麻黄的种子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 种子种苗繁育 麻黄可以利用枝条或带芽的根茎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种子繁殖具有简便、经济、繁殖系数大等特点,是麻黄栽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种子形态: 麻黄种子的形态——草麻黄种子小,长卵形,长约6mm,宽约3mm,深褐色,侧扁平或凹,另一侧凸起,具2条横纹,较光滑。外果皮较硬,内种皮膜质,褐色。胚淡黄色,胚长0.25cm。 不同种类麻黄种子的千粒重为:草麻黄9.5~10g;中麻黄5.5~6g;木贼麻黄7.5~8g。 麻黄的种子 麻黄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麻黄的基原植物有三种,分别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 基原植物种类多的药材,在种植前需要调查种植区域植物种类,宜选择本区域自然分布且长势良好的植物。根据三种麻黄的自然分布规律: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适宜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栽培;甘肃、宁夏及内蒙古西部适宜种植草麻黄和中麻黄;华北及东北西部种植草麻黄。 (二)选地整地 1.育苗地 育苗时最好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小于3m,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无多年生杂草,便于灌溉的砂壤土作苗圃地。育苗地土壤含盐量应小于1%,土壤中不能有黏土区,黏粒含量应低于30%,pH值为7.0~8.0。新开垦的荒地,要对土地进行平整、规划,修建排灌渠道。尽量避免和蔬菜、瓜类、薯类连茬种植,以免病菌感染。麻黄耐贫瘠,但在盐碱度较低(pH值为8.0左右)、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适宜草麻黄种子萌发成苗,播前可施腐熟有机肥40kg/hm2,尿素kg/hm2,同时施50%辛硫磷(Ο-α-氰基亚苯基氨基-Ο,Ο-二乙基硫代磷酸酯)30kg/hm2防治地下害虫。 麻黄可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高床或平床育苗,高床育苗适宜在降水量较多、地下水位较浅和地势低洼地区。床面高15~20cm,宽1~2m,床与床间留步道宽。平床育苗适用于降水量较少,地下水位深的地区。床做好后平整灌足底水以备播种。 2.栽培地 地势平坦、土壤pH值以7~8为宜,含盐量一般不得超1.2%的砂性土壤即可,忌黏重的土壤。 新开垦的生荒地,首先要平整、深翻土地,修建排灌渠道。秋季或春季,以深翻40cm为宜,达到深、细、平、实、匀。结合整地亩施~0kg腐熟农家肥,最好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三)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可分为大田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人工栽培麻黄,在掌握技术、土地状况良好、水源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直播方法。但由于麻黄种子价格昂贵,如果大面积直播栽培,一次性投入太大,所以生产上一般采用苗圃地播种育苗、然后移栽的方法进行繁殖。 种植技术和繁殖方法详见《麻黄生产加工适宜技术》——第三章,麻黄栽培技术。 本文部分内容转自种药吧:浅谈麻黄三兄弟,作者:漠北。 对药材麻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麻黄生产加工适宜技术》,作者王晓琴,李旻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敬请第一家白癜风医院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2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图识药这两味药由化石而来,极其相似
- 下一篇文章: 听故事,懂中药麻黄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