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愿不愿意试阳虚气虚阴虚,都可能让
阳虚、气虚、阴虚,都可能让人“出汗”,可从四个方面调理。 在我们的认知里,出汗是夏天的事情,最少也是气温高的时候才出现。而冬天出汗,应该是很少见的。当然,运动和劳动后出汗不算。 但是,还真是有冬天也喜欢出汗的人。他们即使没有明显的运动,稍微走动几步就觉得身上汗出津津。这种情况,也就不能以“出点汗有益健康”来理解了。 对于汗水,中医养生历来比较重视,有“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多汗伤阳”等多种说法。 本来,正常运动后出汗,能提示机体阴阳开泄正常,气血比较充沛。如果天气冷也出汗,却又反过来说明,机体有点阴阳失调,或者气血紊乱。 那么,如果冬天还真有点喜欢出汗,那该怎么调理呢? 关于冬天出汗的调理,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情况: 1、阳虚自汗: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出汗,冬天气温较低,阳气内潜,运行在体表的卫气会“固涩”肌腠,汗水是出不来的。 如果卫气不固,肌腠毛孔张开,汗水也就自己跑出来了。这时候的出汗,就不是“阳加于阴谓之汗”了,而是营阴的“逃跑”。而卫气就是阳气的一种,由脾胃生化而来,被肺统管行于体表。 阳虚自汗的调理,可以试试黄芪泡水。黄芪健脾益气,提升脾胃生化卫气。但并不能补充虚衰之阳,所以,最好配合温阳之物一起。 2、气虚自汗: 冬天多汗,气虚也是一个常见的因素。因为肺主皮毛,一般来说,气虚自汗主要指肺气虚衰。这种出汗,可能还伴随有气短气喘,毛发枯焦等现象。 气虚自汗的调理,也可以用黄芪泡水。大家注意到没有,黄芪对于“自汗”几乎都有用武之地,而且还以生黄芪为宜。 不过,肺气虚的自汗出,黄芪还可以加点五味子或者麻黄根,一起泡水喝,对于肺气虚的自汗,有错的改善作用。 3、阴虚盗汗: 阴虚则热,阴虚的人冬天出汗,一般以睡着后有汗水出多见。神奇的是,在醒来的一瞬间立即止汗,所以叫做“盗汗”,意指汗水是“偷偷摸摸跑出来的”。 而阴虚自汗一般以肝肾不足居多,也就是常说的下焦不足。这种盗汗,冬天还可能有点大便秘结。 调理上,可以试试胡麻仁和浮小麦、麦冬一起泡水代茶,能滋阴生津,胡麻仁还可以润肠,对于此类盗汗还是有改善的; 4、原因不明的汗出: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很多情况下,有的冬天出汗,比较难确定属于气虚还是阳虚或者阴虚,因为倾向性不是很明显,但出汗却又真实存在。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用“调和”之法了。 所谓出汗的调和治法,说难听点,也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却又不失条理。 比较常用的一种调和治法,是黄芪、桑叶、五味子、酸枣仁四物泡水。稍微解释一下这四物为何被称为“调和之法”。 黄芪对于气虚、阳虚的自汗出都是合适的,五味子能滋阴收敛,酸枣仁安养心神,这三种对没有表证的“出汗”至少不算太离谱。 大家对桑叶可能有点难以理解。桑叶在中药学里,有比较轻微的“辛凉解表”之功,入肝肺二经。 单纯的桑叶,可能还有发散之用,但和黄芪、五味子、酸枣仁等配合起来,却又有收中有放、散中有敛的作用。这个思路,有点类似于桂枝汤里、桂枝白芍的“调和阴阳”之意。 总之,冬天气温偏低,我们首先需要做好的是防寒,出汗是比较少见的。但冬天没有运动的出汗,一般也不能置之不理,最好能及时调理一下,上述四法,无论阴虚还是阳(气)虚,自汗或者盗汗,都是很简便的调理之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快存!祖传秘方——多汗症三剂见效一周根治酸枣仁汤,让你沾床就睡! 久汗必伤身?一个方子帮你调理到位!治爱出汗、常感冒,三张老方子密切合作 快替家人收藏!天天出大汗,全身和水洗的一样,一味中药自制饮料,轻松缓解热天的大汗淋漓、心烦口渴! 曾经被当作野草拔除,现在成了药材,治病治虚止汗有奇效,专治各种不正常出汗、快收藏起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8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15种偏方治疗自汗盗汗
- 下一篇文章: 国医大师张学文黄芪益气为栋梁用药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