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

同学,你好。今天我给你讲解的方剂是《伤寒杂病论》当中的麻黄汤。

药物组成

这首处方是由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四味药物所组成。

主治功效

该方剂有解表散寒、发汗、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的病证我们临床上面把它称之为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那么在临床上面太阳风寒表实之证具有哪一些临床特征呢?接下来,我给大家一一介绍,首先它感受的是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病位在于肌表、腠理和毛窍。

风寒之邪,具有收引之性、寒凝之性,它影响到了腠理、毛窍闭塞,卫闭营郁。因此,卫闭营郁是该方的最核心的病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卫闭。卫闭,主要是影响到了卫气的宣发、肃降以及布散,所以在临床上面表现为第一组症状是恶寒、发热、无汗;第二组症状是影响到了肺的宣降,导致了咳、喘、哮的产生。

其次,就是营郁。感受风寒之邪,影响到了肌表的经脉的运行,导致疼痛的产生。那么在临床上面主要的表现为诸症疼痛: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这是张仲景对于疼痛的最典型的描述。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弦紧就是感受风寒之邪以及疼痛的体现。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浮紧之脉,即是提示风寒表证,同时也是感受风寒之邪疼痛的一个体现。

配伍特点

谈了病机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张仲景是如何的遣药组方,既然本方是以麻黄冠以方名,那么本方当中麻黄是最核心的药物。麻黄在本草当中具有三大功效:发汗解表、清肺平喘,利水消肿。

  在麻黄汤当中,他主要的是体现前面两者的功效。本方选择三两麻黄解表发汗,针对在表的风寒之邪,同时为了加强麻黄的解表、发汗之功效,配伍了二两桂枝。桂枝同样的是辛温之性,它能够助麻黄解表,我们在临床上面把它称之为相须为用。

其次,桂枝还具有温通经脉,活血止痛之功效,以针对我们前面讲的营郁之证。同时,本方当中还配伍杏仁。杏仁具有宣降肺气,通过配伍麻黄达到一个宣降肺气,以止咳喘之目的。最后面配伍炙甘草。炙甘草,一方面可以调和药性,同时还能够缓解麻桂之急,所以它在本方当中是做为佐使的体现。

讲解完这一首方的配伍以后,我们接下来看这一首方的配伍特点。它的配伍特点有两个,一方面麻黄配桂枝的相须为用,同时麻黄配杏仁的宣降结合。

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面,如果是温病,如果是虚人,我们不能轻易的使用麻黄汤。所以在临床上面,对于衄家、汗家、以及淋家以及一切体虚之人不可滥用麻黄汤。

后世医家在麻黄汤的基础上面不断的进行加减变化,演化出了一系列的方剂。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以下几首方。

首先第一首方是,张仲景的麻黄加术汤。它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面加入白术四两。加入四两白术以后,它的针对的病邪、病因不仅仅是风寒之邪,同时还能够祛除在表的风寒湿邪。

所以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在临床上面重点的表现为疼痛。所以麻黄加术汤,在临床上面主治的病症是感受风寒之邪之后导致的疼痛的产生,也就是痹证初期。

第二,麻杏苡甘汤。也就是麻黄汤中,去除本方当中辛温之桂枝,打破麻黄配桂枝辛温解表之功效。同时,配伍辛凉之性的薏仁。薏仁具有祛湿除痹之功效,使得这一首处方由麻黄汤辛温解表发汗演化成为驱除在表的湿邪,为后世解表祛湿清热开了一个先河。

后世的三仁汤,其实,跟麻杏薏甘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张仲景的两首处方。

接下来,我还跟大家介绍三拗汤。三拗汤是麻黄汤的基础上面,去除了桂枝,同样的打破了麻黄配桂枝辛温解表这一个功效组合,使得这首处方麻黄配伍杏仁,上升为了最主要的最核心的配伍。

因此,它针对风寒之邪,闭表、闭窍导致的鼻塞、恶寒等症状最为突出。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面经常用三拗汤来治疗、来宣通鼻窍,来治疗外感风寒以后导致的鼻塞流涕。

总结

好了,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方剂主要是麻黄汤,从它的药物组成、主治功效、配伍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给大家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解读。谢谢大家!

思维导图可放大后查看

图片来源从临床到方剂团队

图文排版段伦慧

审核唐心如、李玉丽

往期推荐01姜—餐中不可少,也是药中宝02你知道“怄四冻九”吗?03

你吃过天麻炖鸡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