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黄煌经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古代的清热平喘方, 有退热、平喘、止汗、抗变态反应、抗病毒等作用,适用于汗出而喘、口渴烦躁为特征的疾病。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条) 下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条)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 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 生麻黄10-20g杏仁15g 生甘草10g生石膏40g 以水毫升,煮取汤液毫升,分2~3次温服 1.喘而汗出 呼吸系统疾病的代表性症状,或咳喘,或鼻塞。 按中医传统说法,肺主皮毛,麻杏石甘汤也可用于皮肤病,如身痒丘疹等。 2.汗出 其汗出量不大,但按之皮肤湿润,不灼热,所以“无大热”。 汗出多在咳喘时 1.体格壮实 营养状况好,皮肤大多比较粗糙发黄,比较暗;毛发黑亮,眼睑充血,面部或眼皮可见轻度浮肿貌。多见于“虎头虎脑”的儿童。 2.好动怕热 ·性格活泼开朗,好动; ·怕热,易出汗,汗粘臭; ·喜冷饮及水果; ·痰液、鼻涕粘稠,口干 ·大便干结、腹部灼热等 3.体表症多 容易咽痛鼻塞,容易咳喘,容易皮肤起红疹瘙痒风团。 1.各种肺炎,如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合并肺部感染、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麻疹肺炎等见汗出而喘、好动怕热、口渴、喜冷饮,痰液鼻涕多粘稠,口干口苦等。 特别适用于体格壮实的年轻人,儿童等。 加味合方: ·胸痛、痰黄粘、大便干结者,合小陷胸汤; ·胸闷烦躁,加黄芩、栀子、连翘 合苇茎汤,治疗痰稠量多,可用于老年人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 2.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等见体格壮实者,也可使用本方。 3.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等见局部皮肤充血、瘙痒。 黄煌教授治疗皮炎、湿疹经验方: 生麻黄10g杏仁15g生甘草5g 制大黄10g荆芥15g防风15g 连翘30g薄荷10g 桔梗10g 水煎取毫升,每次50毫升,温服2~3次。 4.麻杏石甘汤对于肛瘘、痔疮、内痔脱垂嵌顿、肛裂、脱肛、肛门神经症等可能有效。 ·局部症状为便意迫切、肛门下垂、大便无力、疼痛等。 ·患者大多壮实,或伴有胸闷、咳嗽、皮肤瘙痒等。 5.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鼻窦炎 “鼻塞”(肺开窍于鼻)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耳鼻分泌物黏膜,加黄芩、黄柏、连翘等。 6.急性咽炎、声带水肿的失音,可用原方或加桔梗。 《张氏医通》:冬月咳嗽,寒痰结于咽喉,语声不出者,此寒气客于会厌,故卒然而喑也,用麻杏甘石汤。 7.中耳炎 可用麻杏石甘汤加桔梗、大黄、黄芩。 8.适用于眼部红、肿、痛、羞明、流泪等的眼病,如霰粒肿、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等。可加连翘、黄芩;还可合越婢加术汤。 说明: 儿童佝偻病、心脏病患者慎用。 食欲不振者、焦虑不安者慎用。 部分患儿可出现出汗过多、烦躁等,可减少麻黄用量。 提问:麻杏石甘汤与大柴胡的区别? 答:两者都可以治疗肺部感染,区别在于 (1)苔干苔厚之别:前者口渴而舌面干,后者口苦而舌苔厚; (2)胸满与腹胀之别:前者胸满喘促,后者胸满腹胀。 提问:麻杏石甘汤与葛根芩连汤的区别? 答:两者都能治疗气喘,区别在于 (1)喘而汗出与汗出而喘之别:前者以咳喘为主,后者以汗出为主; (2)肠热肺热之别:前者伴有喘满吐痰,后者伴有腹泻。 提问:麻杏石甘汤与麻黄汤方证的区别 答:两者都有麻黄杏仁甘草,均可平喘 鉴别点在于: (1)有汗无汗之别:前者皮肤湿润;后者皮肤干燥滚烫。 (2)走肺走脑之别:前者能宣肺;后者能醒脑。 麻杏石甘梨 做法:生梨子1枚,连皮切片,与麻杏石甘汤一起煎煮,服用时加少许冰糖。甜甜的口感,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们不肯喝药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7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学伤寒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