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医药导报,,38(11):-.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在中国举办。年,我国相继承办了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重大赛事期间,承办城市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对赛事顺利进行、运动员身心健康保障等起着重要作用。药学服务作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践行反兴奋剂条例,保障运动员身心健康、维护体育公平竞争。医疗机构对含兴奋剂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防范运动员用药风险,尤为重要。年5月,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武汉药学会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药学部组织近50家武汉大型医疗机构,共同开展了“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规范管理专家共识”撰写项目。通过专家组成员共同努力,年9月18日形成共识讨论稿,同期召开了共识专家研讨会。编写委员及专家对讨论稿提出40余条修改建议,并对内容准确性、可实施性进行了激烈讨论和严格把关。经过多次修订,年9月30日,共识内容得到编委会专家组的一致认可,最终定稿。本共识旨在确保运动员用药安全,防止医源性误用兴奋剂事件,改善现阶段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无管理规范可参照的现状。

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规范管理专家共识

武汉药学会《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规范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

关键词兴奋剂;规范管理;医疗机构;专家共识

为保障运动员身心健康、维护体育比赛公平竞争,我国长久以来一直严格履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WorldAnti-DopingCode,WADC)。医源性误用兴奋剂导致的运动员成绩或名誉受损事件时有发生,医务人员或运动员对含兴奋剂药品认识不足均可能造成运动员误用含兴奋剂药品。因此,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赛事期间应加强对含兴奋剂药品规范化管理,有效防范运动员用药风险[1]!含兴奋剂药品的使用多与临床用药相关,目前我国关于兴奋剂的管理主要是由国务院或国家体育总局起草颁布的管理办法,尚无医疗机构内含兴奋剂药品规范管理的系统规定或规范可参照。国内外多家医疗机构对其所在城市举办的大型国际赛事期间的药学服务进行了经验总结,如年北京奥运会[2]、年广州亚运会[3]、年伦敦奥运会[4]、年平昌冬季奥运会[5]等赛事的主办城市医疗机构均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本共识参考了国内外赛事期间医疗机构药品特别是含兴奋剂药品的管理及药学服务经验,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现状,制定了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管理规范,旨在为运动员提供优质安全的药学服务,防止运动员误用含兴奋剂药品,为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南。1.兴奋剂的概念区别于医学范畴的“兴奋剂”,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Doping)是指: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每年公布的一份在体育运动中禁止使用的物质和方法清单(《禁用清单国际标准》,简称《禁用清单》)中列出的所有物质和方法。国际奥委会规定:“竞技运动员使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及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的或不正常的方式提高竞技能力,即被认为使用兴奋剂”[2]。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orldAnti-DopingAgency,WADA)自成立之日起,便致力于反兴奋剂工作。《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于年首次通过,年正式生效。WADA于年11月1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对WADC进行了修订。当前使用版本为年1月1日起生效的WADC[6]。2.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应结合WADA发布的WADC及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反兴奋剂管理办法》等条例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情况的《含兴奋剂药品管理制度》。2.1规范运动员就诊流程2.1.1建立运动员专用通道参照国内外经验,在举办重大赛事期间,承办城市的医疗机构应当在门急诊及住院部划分运动员独立就诊区域,为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包括教练员、运动员家属及陪同人员等)提供诊疗服务。在就诊流程中开设运动员“专用通道”,即专用诊室、专用观察室、专用抢救室、专用取药窗口、专用医师等[3],便于运动员就诊。相应诊室和窗口均应进行“运动员专用”标识。医院开设专用诊室,由专门的医师为其诊治,培训合格的药学人员在运动员专用取药窗口为运动员审核和调剂处方,并进行用药交代服务。相关人员均应当通过运动员用药及含兴奋剂药品专项培训,具备突出的专业服务能力,并精通外文[4]。2.1.2运动员身份核实及含兴奋剂药品警示目前,医院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中尚无职业身份识别功能,这使得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无法主动对运动员身份进行识别。因此,在HIS中嵌入职业身份识别功能模块,建立运动员实名制健康资料库,帮助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准确识别运动员身份,尤为重要。若对于HIS身份识别功能不能实现的医疗机构,在医疗结算窗口挂号等环节医务人员需审核患者的医疗证件,询问并核实患者运动员身份,在HIS中进行身份标识并在挂号凭证上加盖运动员专用章。医师在为运动员开具处方时,可在处方右上角加盖“运动员专用”印章予以提醒。HIS系统中,分别对医生、药师和护士工作站中含兴奋剂药品进行“运动员慎用”标识。当医师为运动员开具的处方中存在含兴奋剂药品时,系统实时弹出警示信息,当药师审核含兴奋剂药品处方时,提示药师对药品受控状态进行确认,护士执行医嘱环节也应有相应警示信息。医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应当建立患者运动员身份和药品含兴奋剂类别的信息关联,实时弹出警示信息。为运动员开具含兴奋剂药品时,处方医师应确认所使用的药品信息与运动员获取的治疗用药豁免(TherapeuticUseExemption,TUE)批准书相符。医师应告知运动员及其队医,所开具处方内药品的类别并强调使用该类药品可能带来的后果,并确保运动员及其队医已充分了解药品受控状态[3],医师、运动员及队医均应在处方及中/英文版本知情同意书上签名(如果患者身体状态允许)。紧急情况下,运动员必须使用含兴奋剂药品时,可先行急救,再由运动员及其团队进行TUE申请。如运动员需要保有就诊相关资料,医师或药师可提供相关资料的复印件并加盖医疗机构公章。2.1.3开设运动员专用取药窗口大型赛事期间,国家或国际运动会承办城市的医疗机构应当开设运动员专用取药窗口,相应窗口应向运动员提供中英文对照版本用药交代信息,窗口服务药师应具备专业药学服务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专用取药窗口的药师还应当熟知兴奋剂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规范、含兴奋剂药品发药流程、治疗用药豁免制度等。熟悉各国文化礼仪可以提高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质量。2.1.4严控处方审核与调剂环节运动员专用取药窗口药师应严格审核运动员处方。药师审核运动员处方时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