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篇听课笔记

出处:台北版07录音

教材:《伤寒论》桂林古本版

如果从方剂看的话,细部先不讲了,大概过一下,比如说乌梅丸。

乌梅丸,第一个主症是,饥而不欲食。

有没有觉得胃酸酸的觉得很饿,可是真的要吃了,又觉得有点吃不下。

某种象征性的意思,人相表里的脾胃,胃有热就会发饿,可是脾有寒就会吃不下,所以都是在一体两面的脾跟胃,当阴阳分裂,就是胃热脾寒的一个感觉。

如果连属到厥阴经的话,其实很多时候,妇女病的阴道感染都是可以吃乌梅丸吃好.

乌梅丸症的痛,是痒痒痛痛之类的感觉,以痛为主,这人阴跟阳的连接,好像中间琴弦被剪断一样。

乌梅丸痛法标准版本,是上痛头顶正中心百会穴,上痛巅顶下痛阴部。男生是蛋疼,女生是阴道抽痛。不一定发炎也不一定月经痛,就是阴道抽痛,阴户口附近一圈的肉在痛,那个比较适合乌梅丸。

当归四逆加味汤症的手指冰冷,脉细欲绝。手指很容易忽冷忽热,因为经络的不通,手指有时候是冰一阵暖回来冰一阵暖回来,脉几乎把不到。

当归四逆加味汤跟乌梅丸两个汤都有带到一个主症框,肚脐旁边在闷痛,两侧的肚子的闷痛。比如盲肠炎,没有说厥阴方可以通治盲肠炎,而是盲肠炎的患者,刚好是手指冰冷、脉细欲绝的就可以用。

所以开张仲景的方,还是用张仲景的辩证点来开,就会很好开。

桂林古本课本里面,其实连肾气丸都是出现在厥阴的。

因为厥阴篇里面有一个分支,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医法当然不止肾气丸一个方了。

糖尿病,现在西医的糖尿病的分类大概分成第一型和第二型,第一型糖尿病有的时候,血糖相当高了,也没有症状,真正符合西医要求的糖尿病必须要渴得不得了,而且有尿崩的问题,就是这样子才算标准的糖尿病。只是血糖高的话其实不见得有病。

一般性的说法的糖尿病,血糖提高是是胰岛素不足对不对?但是胰岛素不足,西医认为的理由是因为这个人有自体免疫攻击的问题,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细胞,乃至于胰岛素不足,那也就是说,糖尿病的本质上是一种厥阴病,只是张仲景所采取的辩证手段,如果是用肾气丸来医治的话,这个人狂口渴,很快的就要跑厕所去尿尿,看到这个人上面非常的热而渴,可是下面非常的虚的那种感觉,所以这种情况张仲景会认为肾气丸,他用3组药啊,把阳气拉回肝脾肾三阴经,这也是引阳入阴的做法,所以这,这也算是治阴阳分裂,也是厥阴病。

比较严格来讲肾气丸是厥阴病的药,所以拿肾气丸补肾哦,其实并没有那么搔到痒处,当然张仲景的书里面提到肾气丸的了5个辩证点,其中虚劳腰痛,那个的确是补肾。

那种痰比较多的体质,用肾气丸帮助这个人肾脏,能够把那种多余的那个水代谢掉,让他痰会比较少,这个也还算补肾。

但是其他辨证点,脚气冲心上,少腹不仁,就是这个人,他的脚软跟麻木,沿着这个腿内侧一直爬到肚子,小腹都有点木木的感觉,是脚腿内侧的三阴经的能量不够的问题了。

所以平常要看肾气丸症,叫人家躺平了,两只手,一只手按在肚子脐上,一只手按肚脐下面,然后一起用力叫她轻轻用肚子顶手,如果这个人很明显上腹比较有力,而小腹比较无力,很容易就可以开肾气。因为脚腿内侧无力,到小腹也无力,三阴经支持小腹。

什么肾虚是不是要开肾气丸?倒觉得很难说。但是基本上可能晚上起来常常要上厕所的人,吃吃肾气丸通常会好转,三阴经能量不够,大腿跟屁股容易肥,常年吃肾气丸比较容易减肥。

本质来讲,肾气丸主要把从三阴经里面浮出来的阳气放回去的,就本质上还是一个厥阴病的治疗。

乌梅丸结构,主轴是乌梅,它的药最多的是乌梅,那纯酸味的药,它的功能就是把阴跟阳粘在一起。

其实不止乌梅,很多其他酸味的药都有类似的功能,用乌梅这味当主轴,加了很多种超级寒的药,也加一些超级热的药,寒药引寒气,热药引热气,然后乌梅再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所以它是一个基本盘,让人的身体寒跟热能够重新融合的药物结构。

当归四逆汤的主结构是,桂枝汤结构里面加当归,当归有点像是会在血里面,把从血液里面散到外面的阳气抓回来。

一般说补气药的黄芪,5倍的黄芪加一份的当归就是完全的补血药,当归补血汤。有一个当归在那里,那些补气的药的药性都可以拉到血里面去。

当归四逆汤加味汤,阳经络跟阴经络接不到一起,能够把那么多的阳气都拉回血里面,所以也是一个把阳跟阴重新黏合在一起的方剂。

血液病,还有一个比较综合打法的方法,叫做麻黄升麻汤。

这个麻黄升麻汤,药都用得很少,很轻,有一些清热的药,有一些暖的药,总加起来,治疗一个人上热而下寒。

第四个白头翁汤,原来治的是阿米巴性痢疾跟细菌性痢疾,人的肠子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乃至于他的免疫系统如此的不认真,然后让这些本来不必长那么多的阿米巴原虫长了那么多。

白头翁汤症,拉肚子大便比较热,比较臭,比较烫屁股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拉完了大便都还会觉得没有拉干净。这个并不是大便粘,而是直肠肿,就是最后一段肠子在发炎的时候,就会觉得大便好像拉完好像还有东西一样。

白头翁汤的结构,如果以某种西药的角度来讲的话,里面的药物,白头翁秦皮,一个是针对细菌性一个针对原虫性,就是杀菌的药。

如果以中医的药性来讲的话,白头翁汤是一个能够把肝经瘀积的热气,带到差不多这个期门穴的高度散掉的药。

白头翁汤用在妇女病,已经发炎得觉得有热的感觉,阴道发炎,用白头翁汤很好用。

现在外面的中医如果遇到那种比较湿热型的阴道发炎,其实常常开的药是走肝经的龙胆泻肝汤。可是龙胆泻肝汤的泻,是沿着肝经走到脚的大拇指去泻。

白头翁的泻是沿着肝经向上发散的泻。如果往这边一丢就丢出去了,白头翁汤又比龙胆泻肝汤要不伤元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