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食粤滋味三无鸡不成宴,
白癜风会不会扩散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84156.html前几天,我去了多伦多最大的华人超市买菜。在冷冻柜上方的水牌上面赫然见到“清平鸡”三个字。我顿时眼前一亮,哇了一声。这只在广州消失了将近二十年的清平鸡居然出现在遥远的他乡!瞬间觉得见字如面,脑里马上闪出“广州第一鸡”的广告词。图片来源网络/前广州市长黎子流为清平鸡题词 话说这只清平鸡,真的可以用“传奇”两字去形容,在九十年代的巅峰时期,一天可以卖出超过一万只。其实,清平鸡是白切鸡的升级版,其诞生在年威震广州饮食江湖的清平饭店,当时清平饭店的店经理邵干和厨师王源等人用多种药材、香料研制出一种特制的白卤水浸鸡。其做法是先用热卤水浸熟,浸煮温度以95度为宜,并每五分钟把鸡吊起来一次,倒出鸡腔里的水,以保持鸡腔内外温度一致。如此往来十五分钟之后,再用凉卤水过冷河(过冷,gwo3laang5ho4),这样的清平鸡不仅能吸收卤水中的味道,而且因冷热交替,鸡肉也变得非常滑嫩。一只功夫到位的清平鸡是应该肉不带血,骨中带血,吃上去要皮爽肉滑,骨都有味! 图片来源网络/浸煮清平鸡此外,清平鸡的炼成在选料上都非常讲究,以选取生长在80天以上,重量在3斤左右走地清远麻黄鸡项(未生过蛋的“未婚”母鸡,gei1hong6)。不过“鸡项”的“项”已经是一个借音字了。它原本的写法是??。其实是非常形象,未成母,就是指未结婚生蛋的母鸡。有同样形象的粤语中鸡蛋的读法“鸡膥”,未成肉的鸡,自然就是指鸡蛋了。而且一定要够新鲜,即劏即整(现斩现做,zik1tong1zik1zing2)。而在蘸料姜葱方面都有要求,首先姜要是大肉黄姜,葱是红葱头混新鲜葱,两者比例在3:7或2:8,再选取土榨花生油,用一点鸡汤煨一下之后淋在姜葱上面,这样出来的佐料才做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清平鸡不过好可惜,名震一时的清平饭店在年正式结业,现在在广州吃到的“清平鸡”都是清平饭店的前员工传承做出来了,而且有些也改了名字。吃过清平鸡的广州人,大概会对它有种独特的情意结,所谓“鸡有鸡味,人有情味”。所以,当我在国外的超市见到“清平鸡”三字时,真的有种他乡遇故人的感觉。只可惜,当我走近冷冻柜,就失望多过欲望了。上面都说了清平鸡最讲究新鲜了,这种冰在雪柜里面的鸡,外面还用压缩包装袋“包扎”,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搞到我毫无食欲,这大概是一个广州人对鸡的执著。不过也难怪,出了广东吃好鸡已经很难了,出了中国吃新鲜鸡更难。记得有一次我在甘肃玩了一周之后回广州,下飞机第一时间跑去唐荔园点了一只白切鸡,然后我自己一个人吃了半只,那种满足感真的难以言语。我想下次我回国,可能可以吞下一整只了,然后连吃一个礼拜。 图片来源网络/90年代清平饭店及排队购买清平鸡的人群有句话说得很精辟,“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走出广东”。确实,广东人对鸡的做法真是千变万化,除了上面说到的白切鸡,还有豉油鸡、葱油雞、烧鸡、铜盘蒸鸡,客家盐焗鸡等等,还要分鸡项或者骟鸡(阉掉的公鸡,sin3gei1),地区上分了湛江鸡,清远鸡,还有顺德鸡……要说粤菜中的鸡,真的可以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了。广东人更常说“无鸡不成宴”,由此可见,“鸡”在广东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在粤语当中有大量的词汇都与鸡有关的。要一一道来的话,我怕大家记不住,我现在就抽几个经典好玩的讲解下。 据闻,这几天广州下暴雨,朋友们见到天开始黑了,就“鸡咁脚”(gei1gam3goek3)(擬音字本字為“噉”)赶回家,怕变成“落汤鸡”(lok6tong1gei1)。在这里,“鸡咁脚”的意思就是走得很快很急。为什么走得很快要这样说呢?因为鸡一跑起来非常快,追到追到不到,所以这个词不是说对方像鸡一样走路,而是说对方像鸡一样走得很快。而且鸡的脚非常幼小,跑起来更显得那种急速的感觉。所以这个词真的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形容词。同时,在特定的场景还可以形容对方受到惊吓而快速闪躲,例如:“阿丙听到老板翻嚟了,就鸡咁脚走咗。”(阿丙听到老板回来了,就马上闪退了。)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英文中的chickenout(临阵退缩)。我觉得,粤语好玩的地方就是它很生活化,很有动感和画面感,而且也很多元化,能够把泊来物作为己用,也反映了广东人也是具有这种包容和灵活变通的个性。 图片来源网络而“落汤鸡”应该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粤语了,就是形容全身都淋湿透的意思。那为何叫“落汤鸡”而不是鹅啊,鸭啊之类呢?因为鸭和鹅有蹼,且羽毛有一层薄薄油脂,因此可游泳,而且沾水之后不会全身湿透。而鸡沒有蹼,羽毛也沒有薄薄的油脂,不会游泳,下雨的时候羽毛会全湿透。所以这个词更加强调是湿到透。此外,在明代的《石点头》有提及,“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汤鸡子浴风波”。由此可见,落汤鸡这个词都是有点历史的。而粤语绝对不是一种没有文化底蕴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粤语源于生活,可以很接地气,也可以很历史气息。因为粤语中很多发音、单字和词汇都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活化石。这些我将会在日后的文章中再和大家详细探讨。 图片来源网络上面也提到,鸡这种动物比较容易受到惊吓,当它受惊的时候就会四處奔騰,所以粤语里用借音词“腾鸡”来(正音:揗鸡,tan4gei1)形容人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此外,鸡相对鹅和鸭,体形要小,所以广东人也拿“鸡”来形容“小”。例如“小学鸡”(siu2hok6gei1),“初中鸡”(tso1chung1gei1),就是表示尚在读书的小朋友,或者教育程度低。另外,“三脚鸡”(saam1goek3gei1)也是形容体积比较小的人工三轮自行车。还有就是形容钱很少,只有几块钱的“几蚊鸡”(gei1man1gei1)。 广东人烹煮鸡的方法很多,但有一种鸡听名字好像酸酸甜甜很好吃的样子,但其实,它是不能吃的,那就是“菠萝鸡”(bo1law3gei1)了。这个词不太好,是形容对方一味靠黐(kau3tsi1,总是占便宜)。其实源头来自广州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南海神庙。而这个南海神庙又叫波罗庙,附近多地摊贩卖名物,庙内最出名的便是波罗鸡,后来大家写着写着便成了“菠萝鸡”。波罗鸡是一种民间工艺,师傅用竹签扎一个鸡形,然后将彩纸、鸡毛,一层一层黐(粘的意思)上去,黐好多层,这样纸鸡就变得栩栩如生。由此,广东人也把波罗鸡引申“一味靠黐”,讽刺对方喜欢占人便宜。 图片来源网络/菠萝鸡总之,粤语里面真的有好多与鸡的词,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这里也不一一阐述了。所以也有人说跟广东人吵架,吵到一半就饿了,正是这些好玩有意思的粤语让粤文化更加生动有趣。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说些挤压在心里很久的话。如果你只是单纯了解下粤菜及粤语文化的话,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如果你喜欢粤语的话,又有时间听我发牢骚的话可以继续读下去。 ----筆者按----在前两期的《粤食粤滋味》粤食粤滋味(一)粤食粤滋味(二)分别介绍了从烹煮粤菜的厨具和糖水衍生出来的粤语之后,就不断有朋友问我什么时候出第三期,我说会有的,会有的。还有很多朋友跟我说加油继续介绍粤语。很抱歉让大家久等,因为在准备这一期的时候,我真的做了很多功课,也构思了很久,好想把粤语介绍得深刻有趣一些,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因为简单罗列而不结合场景深入解释的话,会很难记住。我相信这个不单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去想,更是从一个市场角度去想。没办法,职业病,谁让我的正职是个市场研究人员。如果粤语是一个商品的话,你给它卖广告,都得有场景也能让人记住这个商品呀。 我一开始写第一期,是因为我在策划写粤菜的时候,突然觉得要用上几个粤语词才够地道,够味道。后来写着写着,就发现原来很多粤语词汇都与粤菜相关,于是我就往这个方向继续做功课了。但写到第三期,我更是觉得宣传粤语文化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尤其是我写这一期之前,我把陈Sir(陈扬)最近几篇关于粤语存亡现状的文章反复看了几遍,真的看到撕心裂肺,热泪盈眶,我就觉得在宣传粤语这条路上,再漫长,再艰辛都值得我们去坚持。 我很赞同陈Sir在其中一篇文章中提到,粤语需要在大格局中求生。这种格局其实要鼓励更多朋友去认知粤语,学习粤语,使用粤语,爱上粤语,然后推广粤语。这个是和市场研究当中的品牌金字塔是一个道理的。尤其是现在国内说粤语的需求空间小了很多,再加上香港电影、音乐等方面式微,让人去追求粤语的机会都少了。毕竟影视和音乐都是语言重要的载体啊,想想哪个二次元朋友不会跑去学日文,哪些喜欢煲韩剧的不会学几句韩文?因此,这让我和很多热爱粤语的朋友们都很着急。但正是越着急,越要冷静去认知目前的市场状况,让粤语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语言发展趋势。同时,正如陈Sir说,用非我族类的思维在粤语中筑起高墙是不能永久保住粤语的,只有用开放的心胸团结更多可以团结的盟友,在融合当中提升粤语的丰富度和需求度,才能使粤语历久不衰。其实,这也不正是粤语一个特性吗?发展至今,粤语词汇的扩大也是收纳了很多外来词汇作为自己的一员啊。比方说杯葛(boycott,抵制),的士(taxi,计程车),士多(store,小卖部)等等。 如果说没有了粤菜的中国菜谱就少了浓墨重彩的一页,那么缺失了粤语的中华文化就会失去一个灿烂的分支。而文化的东西,没有了就没有了,是不会再复原重来了。就好比一个人完全消失在这个世上并不是在他死去的那刻,而是在最后一个认识他的人都死去的时候。所以在最后一个会粤语讲粤语的人死去之前,我们尽可能多说、多用、多鼓励身边的朋友,一起领悟粤语的韵味和精妙。我和小伙伴们能做的事情不多,只能尽力而为,但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感谢看到这里的所有人,可以在点击右下角那朵小花,表示你看了文章,然后进行留言,为我们在粤语保护这一块当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哦。祝各位周末愉快! 图片来源网络编者按:本文涉及之广州话字及其注音参考自:《广州音字典》饶秉才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年版《商务新字典》黄港生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年版《广州话方言词典》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编著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年版作者介绍:郭泓杙,前香港《新报》法庭记者、副刊旅游专栏特约记者,香港《信报》寰宇游踪专栏特约撰稿人,刊登文章有《四时正,我在约克叹下午茶》、《爱城离歌》、《奥斯威辛:通往死亡之路》、《双夏时节吃禾虫》等。足迹遍布全国34个省区直辖市,以及全球40个国家,现旅居加拿大。☆☆系列专题☆☆ 粤食粤滋味(一) 粤食粤滋味(二) ↓↓往期推荐↓↓ 初夏,我就爱这一口 |你收到最甜的表白是...... 世界上最好吃的菜,请用心品尝! 错过了踏青赏花,但你还可以拥抱五月天啊(上) 错过了踏青赏花,但你还可以拥抱五月天啊(下) ☆获取更多美食旅游资讯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5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4月23号全国各地三黄鸡麻鸡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