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青主女科》的产后编,出现最频繁的一类方子就是生化汤,生化汤对应的是一类特定的人,在临床上这类女性也经常见到,病机比较单纯,还是那句话,方子不重要,思路最重要,我们看一下相关论述吧

产后总论

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必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斯言尽治产之大旨。若能扩充立方,则治产可无过矣,夫产后忧、惊、劳、倦,气血暴虚,诸症乘虚易入

?傅青主这是说了个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平素太阴有些不足的女性,营出中焦嘛,营血平时就有些不足,又刚刚生了孩子,导致津血更加的亏虚,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症候群,但基本病机还是太阴血少

我们看生化汤原方

1.生化汤

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

?我们来拆一下这个方子,当归川芎-甘草黑姜-桃仁川芎,有津血的不足,需要当归川芎去补益津血,有太阴的虚寒,需要甘草黑姜去温太阴,有血瘀,需要桃仁川芎去破瘀血

那我们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病人呢

1.有明显津血不足的基础,可能有大汗、大吐、大泻、重大手术史

2.太阴有问题,不喜凉的食物饮品,小便可能较频繁,比较清长,饮食喜清淡,大便一天二次或二次以上,偏不成型

3.手脚容易凉,怕风怕冷,不怕热

4.其外观体征大多羸瘦,皮肤多枯黄干燥甚至有脱屑,头发枯黄易脱,易于出现腹痛,月经量少或闭经,其脉多细,舌苔淡白无血色,面色苍白

治的是一类人,而不是一类病,这样的话就扩展了治法,这样就脱离了产后的局限,应用范围被扩展到一类人,我们来看一些生化汤的加减,这个我觉得更重要,因为人体总是复杂的,反应出来的疾病就不是用原方原量去治疗那么简单

2.加参生化汤

治产后形色脱晕,或汗多脱晕

人参(三钱,有倍加至五钱者)川芎(二钱)当归(五钱)炙草(四分)桃仁(十粒)炮姜(四分)

在生化汤的基础上加上了人参,可以这么理解,生化汤人的基础上出现了人参的药证——

患者气液不足,大量丢失,患者多表现为消瘦或枯瘦,肌肉萎缩,而且肤色干枯缺乏弹性,没有健康人应有的红光,有皱纹;语声低微。腹部扁平而硬,又兼心下部不适,食欲不振,口干、舌面干,舌质必嫩红而不坚老,舌色不绛,脉象多见沉、伏、微、弱。小腿较细而腓肠肌不够发达或萎缩,并用肌肉较为松软;容易出现头昏眼花、气短或疲乏无力。这类患者大多患有重大疾病,如肿瘤、贫血等,或者重要脏器有损害,或手术、过劳后,大量出汗,反复呕吐、腹泻导致营养不良以及饥饿等诱因。

3.安神生化汤

治产后块痛未止,妄言妄见症,未可用芪、术

川芎(一钱)柏子仁(一钱)人参(一、二钱)当归(二、三钱)茯神(二钱)桃仁(十二粒)黑姜(四分)炙草(四分)益智(八分,炒)陈皮(三分)

这个方子傅青主用来对治一些生化汤人的基础上出现了精神症状

柏子仁-人参-茯神-益智仁都可以对治神经系统的问题,柏子仁-人参→患者津血气液有明显不足,茯神→有水饮的冲逆(可以换用茯苓),益智仁→对治一部分少阴问题,太阴和少阴是先后天的关系,加益智仁一部分是为了对治精神症状,一部分是为了稳固少阴

4.滋荣益气复神汤

块痛已止,妄言妄见,可服此方

黄芪白术麦冬川芎柏子仁茯神益智(各一钱)人参熟地(各二钱)陈皮(三分)炙草(四分)五味子(十粒)枣仁(十粒、一钱)莲子(八枚)元肉(八个)

块痛已止,就是瘀血没有了,所以可以除去桃仁,加用黄芪白术,因为黄芪白术还是偏补益的,如果瘀血没除,加用黄芪白术会加重瘀血导致的病情,治疗会有诸多掣肘,这个方子我们怎么看呢?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阴火”吗(对李东垣“阴火”理论的鉴别与治法一窥),那也是一类人,我们这样去拆这个方子

黄芪-白术-人参-炙甘草-陈皮,明显的一个补中益气汤的架构嘛,患者大的体质方向就是参芪术体质,在这基础上加用了什么,麦冬川芎柏子仁茯神益智仁五味子熟地莲子元肉,比较明显一个归脾汤的架构,心脾的血气不足嘛,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精神症状,这样来看就好理解了

5.健脾消食生化汤

治血块已除,服此消食

川芎(一钱)人参当归(各二钱)白术(一钱半)炙草(五分)

就是生化汤类人太阴症状更加凸显,这没什么好说的,按照傅青主的思路,平时吃的面食过多,加神曲麦芽,吃的肉食过多加山楂砂仁,吃的冷的过多加吴茱萸肉桂

6.加味生化汤

治产后三日内发热头痛症

川芎防风(各一钱)羌活(四分)当归(三钱)炙草(四分)桃仁(十粒)(一本无桃仁,有黑姜四分)

这个方子说起来可有意思了,它出现在“类伤寒二阳症”,我们看一下原文

产后七日内,发热头痛恶寒,毋专论伤寒为太阳症;发热头痛胁痛,毋专论伤寒为少阳症,二症皆由气血两虚,阴阳不和而类外感。治者慎勿轻产后热门,而用麻黄汤以治类太阳症;又勿用柴胡汤以治类少阳症。且产母脱血之后,而重发其汗,虚虚之祸,可胜言哉!昔仲景云:亡血家不可发汗。丹溪云:产后切不可发表。二先生非谓产后真无伤寒之兼症也,非谓麻黄汤、柴胡汤之不可对症也,诚恐后辈学业偏门而轻产,执成方而发表耳。谁知产后真感风感寒,生化中芎、姜亦能散之乎。

其实意思就是说产后的妇女,津虚液少血弱,不可用麻桂柴胡解表,因为会更加燥伤津血,那怎么办,那我们选既可以解表,又不那么消耗津液的药不就行了吗,还记得我前面《外台秘要》提到的独活防风吗,在这就可以发挥这样的功能,解表而不伤津液

7.养正通幽汤

治产后大便秘结类伤寒三阴症

川芎(二钱半)当归(六钱)炙草(五分)桃仁(十五粒)麻仁(二钱,炒)肉苁蓉(酒洗去甲,一钱)

简单提一下,傅青主理解的三阴三阳,在他的著作中有时候指代的不一样,有时候他指代的阴是太阴少阴厥阴,有时候指代的阴是阴液,此时反而是阳证,在这是后者

这个方子出现在“类伤寒三阴症”

潮热有汗,大便不通,毋专论为阳明症;口燥咽干而渴,毋专论为少阴症;腹满液干,大便实,毋专论为太阴症;又汗出谵语便闭,毋专论为肠胃中燥粪宜下症。数症多由劳倦伤脾,运化稽迟,气血枯槁,肠腑燥涸,乃虚症类实,当补之症。治者勿执偏门轻产,而妄议三承气汤,以治类三阴之症也。间有少壮产后妄下,幸而无妨;虚弱产妇亦复妄下,多致不救。屡见妄下成膨,误导反结。又有血少,数日不通,而即下致泻不止者,危哉。《妇人良方》云:产后大便秘,若计其日期,饭食数多,即用药通之,祸在反掌。必待腹满觉胀,欲去不能者,反结在直肠,宜用猪胆汁润之。若日期虽久,饮食如常,腹中如故,只用补剂而已。若服苦寒疏通,反伤中气,通而不止,或成痞满,误矣!

治大便燥结的一个思路,就是说这个大便燥结不是热导致的,而是长时间津液津血亏虚导致的大便燥结,此时补津液补津血即可,麻仁-肉苁蓉算是一组药对,是比较适合阳气亏损,津液不足导致的大便燥结的病人的,我觉得倒是可以再加熟地

8.滋荣养气扶正汤

治产后寒热有汗,午后应期发热者

人参(二钱)炙黄芪白术川芎熟地麦冬麻黄根(各一钱)当归(三钱)陈皮(四分)炙草(五分)

这个方子出现在“类疟”中

产后寒热往来,每日应期而发,其症似疟,而不可作疟治。夫气血虚而寒热更作,元气虚而外邪或侵,或严寒、或极热、或昼轻夜重、或日晡寒热,绝类疟症,治当滋荣益气,以退寒热。有汗宜急止,或加麻黄根之类;只头有汗而不及于足,乃孤阳绝阴之危症,当加地黄、当归之类;如阳明无恶寒,头痛无汗,且与生化汤,加羌活、防风、连须、葱白数根以散之。其柴胡清肝饮等方,常山、草果等药,俱不可用。

乍一看这个病人,柴胡汤嘛,用上之后效果并不好,笔者有过这样的教训,以后有机会再提,我们先拆一下这个方子

黄芪-白术-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再熟悉不过了,还是“阴火”,或者说补中益气汤人,我觉得傅青主一定是很推崇李东垣的,我觉得他这个方子是脱胎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的,我们来看一个李东垣的方子

9.黄芪人参汤

黄芪(一钱,如自汗过多,更加一钱)升麻(六分)人参(五分,去芦)橘皮(五分,不去白)麦门冬(五分,去心)苍术(五分,无汗更加五分)白术(五分)黄柏(三分,酒洗,以救水之源)炒曲(三分)当归身(二分,酒洗)炙甘草(二分)五味子(九个)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无所见。小便频数,大便难而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围,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芪人参汤主之。

看加重字体的部分,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对吧,这样的病人典型是气阴两虚,因为阴的不足,会在热的时候见到三阳的症候群,又因为气的不足,在天气凉温度降低的时候见到三阴的症候群,其实是一个厥阴的状态,这样的病人脾胃不好,很讨厌夏天,在大夏天的时候,中午热的像发烧一样,感觉身上像火一样烫,但是早上和晚上天气一凉的时候,手脚又会冰凉,另外这样的病人,一开始浑身热出汗,出的汗是热汗,但是到后边过了一段时间,阳气散失特别厉害,气随汗脱,正气散失即将危亡的时候,这个时候也会大汗,但出的是冷汗,那个汗都是凉的,这个时候身体可能就变得冰凉了,也就是东垣说的“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读者可以读一下东垣的著作,这样可以跳出治寒热往来就是柴胡剂的局限。

10.桂萸生化汤

川芎(一钱)当归(三钱)黑姜(五分)肉桂(八分)吴萸(八分)砂仁(八分)炙草(五分)

心痛,此即胃脘痛。因胃脘在心之下,劳伤风寒,及食冷物而作痛,俗呼为心痛。心可痛乎!血不足,则怔仲惊悸不安耳。若真心痛,手足青黑色,旦夕死矣。治当散胃中之寒气,消胃中之冷物,必用生化汤,佐消寒食之药;无有不安。若绵绵而痛,可按止之,问无血块,则当论虚而加补也。产后心痛、腹痛,二症相似,因寒食与气上攻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均用生化汤加肉桂、吴萸等温散之药也。

伤寒食加肉桂、吴萸;伤面食加神曲、麦芽;伤肉食,加山楂、砂仁;大便不通加肉苁蓉。

这个方子不难,生化汤人的基础上三阴寒更重了,读者可自行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1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