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矾山古老土地上的红色记忆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晓利 通讯员李继龙)从涿鹿县城一路向东,驱车约44公里就是矾山古镇。古老的黄帝城、威严的炎帝营,黄土高垒的蚩尤寨等历史遗迹一一倾诉着那个久远时代的传说故事。 就在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段峥嵘岁月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矾山,向东与怀来县相接,向南以东灵山为界与北京门头沟为邻。在矾山镇南部的崇山峻岭中,一条条人们行走了数千年的古道环绕其间,黄草梁古道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当时矾山通往北京各地区的一条主要通道。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邓华,宋时轮等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创建了以百花山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很多平西抗日根据地急需的粮食,布匹等物资都是通过黄草梁这条古道运送的。 特别是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抗日根据地的围困,企图把抗日军民围困在山区中加以消灭。对平西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的同时,在矾山、虸蚄口、高庄子、李家堡、水关、石门等地,在通往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上全部设立了据点,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为了保证把粮食等抗日物资及时运送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平西地委,平西军分区成立了由彭城同志领导的敌工部,在平西抗日根据地到矾山的路上建立多个地下联络站,开辟出了一条从矾山通往斋堂一带的秘密通道。 矾山地处涿鹿、怀来、蔚县三个产粮区的三角地带,也是这三个县的商品主要集散地之一。因此,矾山就成为平西抗日根据地重要粮食供应地之一。 矾山地区最早的中共党支部建立在虸蚄口和谷家房,虸蚄口当时驻有日伪军并在西山坡上建有炮楼据点。这里盛产的小米,不能直接向南运送到平西抗日根据地,而是必须先运到矾山。谷家房比较偏僻,这里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物资联络站,由地下党组织秘密做工作,分散地从矾山的赵家、朱家等开办的粮食商行中购买小米,也有直接从农民家里收购的。收购一千斤以上先把小米秘密运到谷家房、石盆沟、上七旗等村隐藏起来,然后由地下党组织挑选青年人组成运粮小分队,每次20人左右,每人背50斤小米从这几个村秘密启程,由怀来县麻黄峪村的党员带路,游击队武装护送,通过黄草梁古道送达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马栏等地。 现在,这条古道依然逶迤在茫茫大山之中,也经常会有人来这里跋涉, 探寻当年烽火连天年代的历史风采。 位于矾山镇镇区东南18公里处的董家庄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秀美山村。 年5月经中共平西地委批准成立的中共怀涿联合县委,怀涿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怀涿联合县参议会和由平西军分区领导的抗日武装十二区队就驻扎在这里,指挥全县人民进行抗日战争。 村里的老人回忆说,当时条件特别艰苦,几个土豆或几根青玉米就是一天的全部伙食。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全体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及十二区队指战员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士气。在观音殿东柳树庄南的狭长山沟里伏击日军,缴获粮食,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参加了围攻李官营日伪军的战斗,在怀来县杜家寨附近伏击了日军的一个小队。同时不断袭扰住在矾山堡的日伪军,破坏公路,割断电话线,炸毁水源,惩治汉奸,并为平西抗日根据地筹集粮食及物资。 在董家庄村,当时的中共怀涿联合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至今犹存,沧桑的老院落门楼上,挂着写有“中共怀涿联合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牌匾。 如今硝烟不再,但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矾桑事变、矾山伪自卫团起义、八路军两打矾山堡、崔家楼事件等一段段红色故事,和那些曾为这片土地英勇战斗过的人及他们的光辉事迹依然在这里代代传颂。 欢迎投稿!联系方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8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一节麻黄峪京西古道冰山梁自驾游召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