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针灸配穴之桂枝二麻黄一汤
原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浅析: 言桂枝证兼经泄热甚治法。太阳病桂枝证,初服即反见其烦而表不解者,为邪甚凝滞经中不得疏通,以至药力外达受阻,反郁于心胸而生烦也。治先施以针刺,疏通经络,以泻经邪,再发挥药力之用则表解烦除。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去节)十六铢,生姜(切)一两六铢,杏仁(去皮尖)十六个,甘草(炙)一两二铢,大枣(擘)五枚。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浅析:此言肌表之治探求太阳之用。桂枝本为解肌,麻黄专于发表,病有在肌在表的不同。然皆为太阳主之,其气相通。本桂枝证,服汤汗不得法,致大汗出,此时的“脉洪大”,是医者拔苗助长,汗泄阳气,外盛一时的反映,与白虎证的热盛于内者迥然不同。故仍服桂枝汤如前法,啜粥以壮谷气,则精盛而邪却。然此大汗出后,津气愈虚,寒侵而毛窍欲闭,是为邪中于肌又复伤于表,肌表同病,形似疟状,则主治当太阳肌表兼顾,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于解肌中少少宣透表邪故愈。 治则: 小汗解肌透表 配穴: 大椎、后溪 释义: 督脉为诸阳之海,大椎属督脉经穴,又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后溪通督脉,属手太阳小肠经所注为输,二穴相配,用平补平泻法,小汗解肌达表,疏调督脉之脉气与太阳经气,治寒热似疟,可疏调表里而解肌。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end- 感谢大家对正纪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8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喝桂枝花椒汤
- 下一篇文章: 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