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明本草集之麻黄

麻黄,辛、温、微苦,对一味药来说,我觉得四气五味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以一物之偏性或补或克人身之一偏性。辛温,故而知此药刚猛,体虚及虚证不可轻易使用。

发汗解表是其功效之一,有“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的说法,我觉得不能硬搬,以此来评定是否用麻黄或桂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告诉一个大原则,但不是用于辩证的诊断,只是起到辩证论治的原则提示,以“有汗无汗”来作为使用桂枝汤或麻黄汤,则不贴切,因为有汗无汗两点无法定义是风寒还是风热。

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强,生麻黄是其体现,炙麻黄发汗解表则缓一些,而平喘止咳则增强,故而小儿需用麻黄则多以炙麻黄。或有以荆芥、防风替代麻黄起发汗解表而力缓作用。

麻黄本无止咳平喘功效,其能止咳平喘是因其用过辛温之性走肺经,通过发散宣肺而达到止咳平喘作用,这样声东击西的特点在中药中比比皆是。

麻黄平喘止咳常配合杏仁,如此则一个宣肺气平喘止咳,一个降气化痰止咳。又度其喘咳的层度,配以地龙、厚朴等,此类疾病常有热于上焦、中焦,故而常以黄芩、知母、生石膏清热配合麻黄,又麻黄具有很强的兴奋作用,亦要注意以黄芩、知母、生石膏监制,正引起兴奋作用强,故而心脏病、高血压病等不可不慎用麻黄。

有一学友,方子中用麻黄15克,患者形容服药后一晚兴奋睡不着,心脏扑通扑通感觉要跳出来,虽然达到了治疗疾病效果,但觉得不免过于刚猛,若用黄芩、生地、玉竹监制会不会更好,因为此三药即能监制麻黄刚猛之性外对心脏类疾病又较有好处。

麻黄利水消肿,这是走肺经走膀胱经而有,故五苓散中,辩证加入麻黄,效果会增加,再将其白术改为苍术会更好,苍术为运脾,一运字,可知其力强,闻其气味更可知道其性刚猛,较之则白术气味温和非常,有土德之性,故而健脾,可增长后天水谷。

麻黄走膀胱经,故而发散和利小便,故可用于膀胱经的腰痛和外感而致的小便不利。

麻黄利水消肿,擅利头面四肢水肿和上半身水肿,其利水是走肺经发汗利水和走膀胱经,膀胱经一是走表发汗,二是利小便,其剂量,用于发散则剂量小,用于利水则剂量稍大。

麻黄,皮肤病之要药,具有发散透疹抗过敏作用,常用于寻麻疹的透疹,常加入荆芥辅助。

《本经》有麻黄“破癥坚积聚”,是指治疗阴疽痰核类,这是高手他们的活,我觉得我等还是不要做这事的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