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龙沙,卑相,卑盐,狗在骨,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麻黄草。

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原植物

草麻黄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匍匐地上或横卧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明显。鳞叶膜质鞘状,下部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常向外反曲。雌雄异株,雄花多成复穗状,雌球花单生。种子2粒。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生境分布

常丛生于山坡、平原、荒地、河床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河南西北部、陕西、新疆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割绿色茎枝,或连根拔起,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在通风处阴干或晾至7一8成干时再晒干,切段。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用量用法

煎服,2一9克。

药材性状

茎细长圆柱形,略扁,少分枝,有时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节明显;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有细纵棱线,微有粗糙感,节上有膜质鳞叶,下部约1/2合生成鞘状,上部2裂(稀3裂)。体轻,质脆,断面略纤维性,外围黄绿色,髓部近圆形,红棕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选方应用※

?治疗流感初起:麻黄2份,甘草1份,共为细末。成人每次6克,小儿酌减,温开水送下。1服汗出热退,勿再服。

?治疗肺炎咳嗽:麻黄、杏仁各9克,甘草6克,石膏18克,水煎服。

?治疗冻疮:麻黄、附子、细辛各25克,大黄、生姜各15克,桂枝10克,制成剂,用棉签蘸药小心涂在患处。

来源:《中国中草药彩色图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