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拾贝

本栏目希望通过每周数次以药识方的针对性训练,帮助各位同学巩固中药和方剂学的相关基础知识,达到“学而时习之”的效果。点滴汇聚可涓流成河,希望大家可以坚持下来,期待遇见更优秀的你。

看到下面这些中药,你能想到什么方剂呢?你还记得它们的功用吗?

维生素

熟地山药菟丝子鹿角胶杜仲山萸肉枸杞子当归附子肉桂

熟地黄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

生地麦冬天冬当归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

黄芪麻黄根牡蛎浮小麦

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

当归豆蔻甘草人参白术肉桂白芍罂粟壳木香诃子

肉豆蔻五味子补骨脂吴茱萸生姜大枣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

相应方剂及方解

1.

右归丸

《景岳全书》

熟地24g山药菟丝子鹿角胶杜仲各12g山萸肉枸杞子当归各9g制附子肉桂各6g

将熟地蒸烂杵膏,余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嚼服9g。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症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方中附子、肉桂、鹿角胶壮阳祛寒,为君药。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滋阴填精补髓,为臣药。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强腰膝;当归养血和血,皆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之功。

2.

地黄饮子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熟地黄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各9g

为粗末,每次9g,加生姜6g、大枣1枚、薄荷3g,水煎,不拘时服。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喑痱证。症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方中熟地、山萸肉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附子、肉桂助君药温阳;麦冬、石斛、五味子助君药益阴,皆为臣药。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均为佐药。薄荷利咽;生姜、大枣和营卫,是为使药。诸药相伍,共奏滋阴补阳,开窍化痰之功。

3.

天王补心丹

《摄生秘剖》

生地g麦冬天冬当归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各30g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各15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次9g,空腹温水或龙眼肉汤送服。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症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养心神。

方中重用生地滋阴清热为君药。玄参、天冬、麦冬养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共为臣药。人参大补元气,使气旺血生;茯苓、远志益心安神,交通心肾;朱砂镇心安神;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丹参凉血活血,除烦安神,共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上入心经为使药;并与丹参相伍,以行气活血,使全方滋而不腻,补不留瘀。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

4.

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芪麻黄根煅牡蛎浮小麦各30g

前三味为粗末,每次加浮小麦,水煎服。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体虚卫外不固之自汗、盗汗。症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方中用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甘平,功专止汗为佐药。浮小麦甘凉益心气、养心阴、退虚热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

5.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酸枣仁(打碎先煎)18g知母9g茯苓10g川芎甘草各3g

水煎服。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虚烦不眠证属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者。症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或数。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方中重用酸枣仁补血养肝,宁心安神为君药。川芎调血疏肝,与君药相配,酸收辛散并用,相反相成,具养血调肝之妙;茯苓宁心神,益脾胃;知母养阴清热除烦,并能制川芎辛燥之性,三药共为臣、佐药。甘草生用,清热调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

6.

真人养脏汤

《太平恵民和剂局方》

当归豆蔻甘草各6g人参白术各9g肉桂3g白芍炙罂粟壳各15g木香4.5g诃子12g

上药为粗末,每次6g,水煎去渣,食前温服。或作汤剂,诸药直接用水煎服。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症见泻痢日久,大便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腹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细。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粟壳;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为君药。肉豆蔻、诃子暖脾温中,涩肠止泻为臣药。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肉桂温肾暖脾,木香调气和中止痛,既治腹痛,又能使全方补而不滞,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健脾益气,合芍药缓急止痛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之功。

7.

四神丸

《证治准绳》

煨肉豆蔻五味子各60g补骨脂g吴茱萸30g生姜g红枣枚

上药(除生姜、红枣外)共研细末,将生姜、红枣加水适量煮熟去枣肉及姜,合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9~12g,每日2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肾泄(五更泄)。症见五更泄泻,日久不愈,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泄最相宜。

方中用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脾止泻为君药。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以助君药,并使全方涩而不滞为臣药。吴茱萸温中散寒,助君药振奋阳气;五味子固肾涩精,收敛止泻,二药共为佐药。生姜温中散寒;大枣补益脾胃,同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之功。

8.

金锁固精丸

《医方集解》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60g龙骨煅牡蛎各30g

莲粉糊丸,每次9g,空腹淡盐汤送下。亦可加适量莲子肉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补肾精涩。

肾虚不固之遗精。证遗精滑泄,日久不愈,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金锁固精芡实研,莲须龙牡沙苑填;莲粉糊丸盐汤下,肾虚精滑此方先。

方中用沙苑蒺藜补肾固精止遗为君药;芡实、莲子肉益肾固精,补脾宁心为臣药;龙骨、牡蛎、莲须涩精止遗,收敛固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涩精之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