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滴汗,一滴血盗汗自汗怎么办关键时刻看
白癜风是怎么得的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00102.html 出汗是身体一种调理体温,散热的一种方法,像运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这些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帮助身体把温度调节到正常水平。 但是人与人之间是有体质差异,比如说胖人出汗就会比瘦人多,因为胖人的脂肪比较厚,就像在相同的季节比瘦人多穿了几件衣服。 出汗分两种,一种是病理性出汗,还有一种是生理性出汗,生理性出汗属于正常出汗,病理性出汗就是体内功能失调的表现,最常见的有自汗,盗汗,手足汗,或者某个部位过量出汗。 汗液的本质是什么为了让大家了解出汗多的危害,一定先要知道汗液的本质是什么! 汗液的本质是津液的一种,而津液又属于阴的一种,汗液出于皮肤而外属于汗。 “汗血同源”;汗和血有着密切的关系,上面也说了汗属于津液的一种,津血同源,津液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血是由津液和气的组成。 “汗为心之液”;心主血,在体内为血,在体外为汗,结合上面的“汗血同源”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汗为心之液”了吧?
津液首先可以表现为我们身上的汗。比如说《灵枢》里面讲,“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津液也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比如《灵枢》里面就说过:“中焦出气入露……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津液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和血液一样,源于水谷精微的生化,所以古人常常说“津血同源”。 由此可见,汗也好,血也好,都是津液化生而来,都以水谷精微为物质基础。血汗二字,由此可以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于这样的现象,长期持续下去,毫不客气地说,就是在不停流血。 这个时候怎么办?在这里,中国卓越网络养生阅读品牌“精诚名医汇”要为您说上一张不错的妙方。它体现了中医学古老而又杰出的智慧—— 黄芪、麻黄根、牡蛎各5克,研为粗末,每次服用9克,加小麦5克,水煎服即可。 古人觉得,人的卫气司腠理之开阖。也就是说,毛孔是否致密,要看卫气足不足。卫气足,毛孔闭合开泄就有度,“把门”的特别负责任,所以津液不至于外泄,就不会自汗、多汗。相反,卫气不足,津液流出来了,就是自汗、多汗了。到了晚上,阳卫之气更加虚弱,皮肤表层“把门的”人更少,所以就有了自汗入夜加重而出现盗汗的现象。同时,由于患者总出汗,丢失了太多的心血(如前所说,十滴汗,一滴血),所以就容易心气不足、心阴亏虚,于是就会烦躁、心悸、不安、气短。这样的一组症候,就是卫外不固、阴液损伤、心阳不潜。
对于这样的问题,黄芪、牡蛎、麻黄根、小麦的组合,就能治疗。你看那黄芪,就是补气、固表的。卫气归肺来管理。黄芪补肺气,就能固护表卫之气。皮肤表层“守门人”就多了,津液就不会随便流出来。牡蛎呢?能敛阴潜阳,可以把因为常流汗导致的虚热化解,同时它还能固涩敛汗,所以和黄芪配合在一起应用。麻黄根,专门是用来止汗敛汗的,在这里治标。小麦,则养心阴、清心热,弥补心血因为流汗过多造成的损伤,缓和心悸、不安的症状。
当然,方法是好方法,但它毕竟是方剂,和其他固涩止汗剂(比如玉屏风散)比起来,在应用的时候还有许多注意的地方。因此,看官在借鉴应用的时候,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 猜你还想看: 二十几年的出汗怪病,桑叶三天就治好 别人不出汗,你却大汗淋漓,这3个自汗妙方,总有一个适合你 止汗散主治自汗、盗汗 出汗太多,气血两伤,收下这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5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谈谈麻黄的活血作用
- 下一篇文章: 小郎中学医记第二部糯稻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