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之麻黄
麻黄 别名: 龙沙(《神农本草经》),卑相、卑盐(《名医别录》),狗骨(《广雅》),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麻黄草(河北)。 来源: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因其味麻、色黄而得名。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河北蔚县、怀安、围场,山西大同、浑源、山阳等地。多为栽培。 采收炮制: 8~10月间割取绿色细枝,或连根拔起,去净泥土及根部,放通风处晾干或晾至六成干时,再晒干,切段入药。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本经言麻黄,味苦,性温,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临床主治应用: 1、风寒感冒:代表方有麻黄汤、麻附细汤、麻黄解肌汤、麻黄升麻汤等。2、咳嗽痰喘:代表方有三拗汤、麻杏饮、小青龙汤、麻黄射干汤等。3、水肿脚气:代表方有越婢汤、麻附汤、麻杏汤、麻黄甘草汤、越婢加术汤等。4、风湿痹证:麻杏薏甘汤、麻桂温经汤、麻黄赤芍汤、麻黄加术汤等。5、腰腹冷痛:麻黄茱萸汤、麻黄苍术汤等。6、疟疾寒热:麻黄白术散、麻羌汤等。7、疹出不畅:麻羌汤、麻黄散等。8、黄疸尿少:麻黄醇酒汤、麻黄牵牛汤、麻连赤豆汤等。9、阴疳痰核:阳和汤等。 附: 1,肩周炎用阳和汤加麻黄,腰椎间盘突出用独活寄生汤加麻黄,类风湿关节炎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麻黄,颈椎病用葛根汤。麻黄用量要大。15—克。 2,腰椎间盘突出症:麻黄15—30克土鳖虫10克附子15—30克白芍30—60克薏米30—60克甘草10克。年高体弱加党参,腰膝沉重加防己木通咳则引痛加桑白皮杏仁。阴虚煎舌红脉细数者慎用。 3,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可治疗小儿尿床。与缩泉丸,桑螵蛸散等服用。 4,重症肌无力:生黄芪附子党参白术仙茅淫羊藿当归川芎及人参再造丸,加入麻黄从6克渐曾到15克。 5,面瘫:白附子全蝎蜈蚣蝉蜕防风荆芥当归川芎桂枝白芍白芷,加入麻黄,葛根。 6,多发性神经根炎:在补阳还五汤中加麻黄。 7,子宫脱垂:黄芪24克麻黄24克川乌草乌各15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生地15克甘草6克蜂蜜60克。该处方本身是治疗风湿痹痛的,无意治疗好了三度子宫脱垂。 麻黄还用于心动过缓,过敏,脑学栓。 8,脚痿,热天暑热后遇冷水刺激后至双脚痿废,大汗。麻黄24—60克杏仁薏苡仁甘草黄柏牛膝苍术。 用法: 煎服,2~10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散力强,为峻汗药,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药论: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去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2,《药品化义》:“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瞤,为亡阳症。至若春分前后,元府易开,如患足太阳经症,彼时寒变为温病,量为减用,入六神通解散,通解表里之邪,则荣卫和畅。若夏至前后,阳气浮于外,肤腠开泄,人皆气虚,如患足太阳经症,寒又变热症,不可太发汗,使其元气先泄,故少用四、五分入双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里。此二者乃刘河间《玄机》之法,卓越千古。若四时感暴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儿疹子,当解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3,《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病亦无不赖之以宣通。观于《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去邪热气,除寒热之说,及后人并治风热斑疹,热痹不仁,温疟岚瘴,其旨可见。且仲景麻黄汤之专主太阳病寒伤营者,以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抑麻黄之泄肺,亦不独疏散外来之邪也,苟为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开痹着,如仲景甘草麻黄汤之治里水黄肿,《千金要方》麻黄醇酒汤之治表热黄疸,后人以麻黄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诸法,虽曰皆取解表,然以开在内之闭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又凡寒邪郁肺,而鼻塞咽哑;热邪窒肺,而为浊涕鼻渊;水饮渍肺,而为面浮喘促;火气灼肺,而为气热息粗,以及燥火内燔,新凉外束,干咳嗌燥等证,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全清肃之要务,较之杏、贝苦降,桑皮、杷叶等之遏抑闭塞者,功罪大是不侔。” 4,《汤液本草》上记载:麻黄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 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 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 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5,《滇南本草》上记载:麻黄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6,《现代实用中药》上记载:麻黄对关节疼痛有效。 7,《药性论》上记载:麻黄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8,《纲目》上记载:麻黄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9,《日华子本草》上记载:麻黄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10,《科学的民间药草》上记载:麻黄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11,《珍珠囊》上记载:麻黄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12,《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上记载:麻黄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13,《别录》上记载:麻黄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 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此文章电子版同步已完成,有需要请联系本人。 后续本人将不断推出系列学习,愿大家共同学习。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4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里种点儿薄荷吧,又好看又好吃还治病
- 下一篇文章: 是药还是毒这种草一看就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