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医的难题非常多,其中量效关系是最难的,也是最难说清楚的。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因为中医最说不清楚的就是用量。黄煌教授从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用药原则讲解的麻黄量效关系,给临床医生用药用量打开了思路。

张仲景用麻黄也有大量小量之分。大量的麻黄发汗,大青龙汤治疗无汗烦躁,麻黄用到6两,除了发汗以外还可利水,麻黄的利水作用也非常好,如越婢汤,一身尽肿,全身肿时麻黄用6两,6两的量是非常大的,按照1两等于3克的保守标准来换算的话,6两就是18克麻黄,但现在我们用麻黄都没有用到这个剂量。

我也看到过很多报道,大剂量使用麻黄以后,很多浮肿就消退了。据说这次流感有很多人用大青龙汤,大青龙汤中麻黄有5分,用2~3克不起作用,就是要大剂量使用。

《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当年毛泽东主席在青岛感冒,发烧不退,西医没有办法,请山东老中医刘惠民,刘惠民看到主席体质非常好,就用大青龙汤,两剂病愈,主席非常高兴。

小剂量麻黄张仲景怎么用?他用来治痒。如桂麻各半汤,麻黄只能用1两,合6:1的比例。这个张仲景是有讲究的,技术含量非常高。

这些汉朝的东西我非常喜欢,为什么?求实,大家有机会可以到江苏徐州龟山汉墓看看,那里的两个甬道中心线一直到西南才相交,也就是说这个甬道搭得非常直,塞在甬道里面的石块天衣无缝,我们只能惊叹汉朝工匠们的高超的技艺。

同样,我们能从量上看出经方的精妙之处,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对用量不是很







































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