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注定是个不凡的一年,大家没感受到?回南天,倒春寒,寒热往来,人极易不适,流感就在你身边徘徊,过敏性皮肤病也多起来了。我是中医皮肤科医生,怎么会   春节过后,天气变化无常,寒热交错,湿气流行,人倍感不适!丙申年,水运太过,故湿气流行,所以今年的回南天特别潮湿。上半年少阳相火司天,故易温气流行。我们可以看到前些日子的寒温交作,人特异感冒寒、热或湿邪。 

  2016年上半年,热、湿、风、寒为主要邪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避风寒,注意化湿邪,饮食清淡。

  1、想办法坚持每天适当运动(如室内慢跑、羽毛球、打坐、八段锦等),令微微汗出,可排湿,可疏风;

  2、舌苔厚腻者,可用炒白术、炒薏苡仁、炒扁豆来煲汤化湿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丸来化湿。

  3、脾胃虚弱,舌淡,苔薄白的朋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来健脾胃,防止湿邪内生。

  4、婴幼儿特别注重避风寒,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出汗后及时擦干或换衣物,防止受凉。如果出现食欲不好,精神不振,低热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服用小柴胡颗粒,对防止病情加重有一定的作用。

初之气气候特点及健康建议

  时间:1月20日-3月19日

  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少阴君火。

  这段时间,易感风热之邪,出现咽候肿痛,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脉浮数等表现,常可用连花清瘟胶囊来治疗。

  但也不乏风寒所致外感患者,表现为发热恶风寒,此时宜发汗解表。无汗者常用麻黄汤类方加减,有汗者用桂枝汤类方加减。食疗方面,可以一碗稀姜粥可助一臂之力。如若不解,建议尽早看中医,防病深传加重。

  如果出现一会热,一会冷的情况,这在中医里叫寒热往来,属少阳病。初起可用生姜3片,1碗多水煮5分钟左右,立即冲服小柴胡颗粒1-2包,盖被取汗,常可愈。如若不解,尽快看中医治疗。

二之气气候特点及健康建议

  时间:3月20日至5月19日

  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阴湿土。

  天气慢慢炎热起来,雨水很多,湿气很重,身体容易感受湿浊之邪,内生火热。养生保健以化湿为主。首先要多锻炼,趁着春天,舒活筋骨,出出汗,阳气充分生发出来,就能战胜湿气,不受其遏。其次,芳香化湿,也是必要的方法。如果出现湿热感冒,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如果湿气在里,可以用香砂养胃丸。

  脾肺虚弱的人要多注意保养,否则易出现咳嗽、腹胀腹满、胃口不好。生病后,因常夹湿邪,病情往往缠绵难愈,治疗时注意加重化湿。饮食上宜多食山药,可用炒白术、炒薏苡仁、炒扁豆来煲汤化湿气。

  平素体壮之人,如若不慎,过食辛辣,易出现咽喉肿等等热症,也易感受湿邪,而至湿热合而为病,此时应清热祛湿,可用土茯苓、生薏苡仁等来煲汤祛湿热。

  年更多节气的健康养生建议,请   如上所述,因气候的不同,今年春季感冒、咳嗽、皮肤过敏性疾病多发,而且比较难治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今年的发病病机中有一个潜在有因素,那就是湿邪、饮邪,病人的舌苔往往很腻或很厚,多色白,为寒湿、痰饮内停,导致病情往往缠绵难愈。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化湿、温化寒饮。炒白术、炒苍术、炒薏苡仁、桂枝、茯苓、泽泻等能健脾化湿或燥湿的药材常用。   

  下面分享了一些治疗案例,仅供参考,生病请找医生专门诊治!

案例1--医院中药房病史概要

  女,36岁,诉咳嗽20余日,服中西药无数,无效。因其曾多次感冒服用我的药方多数剂可愈,遂来求诊。诊见:咳嗽,晨起及夜间加重,痰多,色白,流清涕,伴汗出、微恶风寒。已无发热。二便调,纳差,心烦易怒,难入睡,梦多,易醒。口中和,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数,沉取乏力。

  诊断:咳嗽(太阳少阴少阳合病)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小柴胡汤

  麻黄10 制附子10 细辛5   桂 枝10 

  白芍10 茯 苓15 白术10 柴 胡15

  黄芩10 法 夏10 党参10 炙甘草10

                       X3剂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随访:3剂后诸症悉除。

治疗思路

  该患者久病,平素身体虚弱,舌淡,脉沉取无力,有表证,为少阴底,首先想到麻黄附子细辛汤;微恶风寒,有汗,为太阳表虚证,宜用挂枝汤和营解表;患者有咳嗽、心烦易怒,脉弦细,为少阳症,宜加小柴胡汤。余用《伤寒论》经典数方合用,应对复杂诸症,效若浮鼓,甚喜!   

病案2--亲戚小孩病史概要

  女,1岁,咳嗽、鼻痒、流清涕4天余。诊见:咳嗽频作,痰声重浊,咳不出,清涕频流,颇为可怜。二便调,纳差,眠不安。舌淡,苔腻,指纹淡。肺呼吸间粗,无水疱音。

  诊断:咳嗽(表邪未解,饮停于胸,夹湿)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桂枝5   白芍5   五味子3   法夏5   荆芥5

  苏叶5   茯苓5   白术5   浙贝10   石膏10

  玄参5   防风5   藿香6

                             X3剂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随访:3剂后诸症悉除。

治疗思路

  此为感受风寒之邪,饮停于胸,又因回南天,湿困脾阳所致。故予《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因是小儿,恐麻黄太过发散,故换成防风\荆芥来解表,藿香、苏叶既能疏风解表,又可化湿浊,加浙贝化痰。舌淡,脾虚,故加白术健脾化湿。诸药使用,方症相对,药到病除。

病例3--朋友女儿病史概要

  女,16岁,高中生。诉发热恶寒无汗3天,咳嗽2天。自服感冒药无效。诊见:反复高热,最高达39度,恶寒,无汗,头颈背部酸痛难受,咳嗽无痰,二便调,纳差,眠可,心情可,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数。

  诊断:太阳病(伤寒表实夹湿)

  处方:麻黄加术汤

  麻黄10   桂枝15   杏仁15   炙甘草5

  白术15 苍术10。

                       X2剂

  用法:每日1剂,水煎热服。嘱服后卧床厚盖2床被子,头部盖大浴巾,只留嘴鼻出气,以助汗出。务必使全身微汗出。一剂不汗,再煎服1剂。汗出停后服。

  结果:电话告知,服1剂汗出而\|\愈。第二天回校上课。

治疗思路

  本例患者症候简单,发热恶寒无汗,立即可想到的是《伤寒论》中的太阳表实症,用麻黄汤。但,该患者舌苔白腻,为有湿邪内阻,单纯用麻黄汤不妥。此时,应想到《金匮要略》中的一句话:“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方中,我将白术与苍术一起合用,健脾燥湿作用更强。多年前曾会诊过一例类风湿患者,因药物过敏发热反复2周余,住院激素治疗也无法缓解,症见全身红斑外,还有上述症状,断然用麻黄加术汤,当晚热退,调方1周痊愈。从此,我牢牢记住了该方!叹中医之神奇,不经历不能明!

科普文章: 回南天:健康保健注意啥? 更多:近期精选文章

咨询、开药,配送到家!

门诊预约挂号:挂号、咨询

赖医生简介:中医|皮肤科|中医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思维导图

好就赞并转发吧!

赞赏

人赞赏









































治白癜风长春哪家医院好
如何攻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