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真源

中麻黄,草麻黄和木贼麻黄真的不一样

麻黄,在伤寒论中运用了14次,主要运用于麻黄汤、小青龙汤等中,发汗,泻肺火。常和桂枝、甘草、附子等配伍运用。

麻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气味苦、温,无毒。入膀胱、肺经。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水肿等。

麻黄汤(伤寒论中用量)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枚,汤泡,去皮尖及两仁者

伤寒本草麻黄来源

麻黄,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龙沙”,《名医别录》中称其为“卑相”,“卑盐”。“黄”是指麻黄药材在贮存一段时间后或晒干色会变黄,“麻”是指麻黄药材表面粗糙,像麻布,故名。

这两个字就描述出了麻黄药材的基本特征,表面粗糙,触之如麻,色偏黄。

▲麻黄表面粗糙(图片来自网络)

麻黄,药典收录的来源有三个,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干燥的草质茎。

古时对于植物的记载不明确,在《酉阳杂俎》和《图经本草》中有对麻黄的植物描述做了描述,经过考证认为古时所用麻主要为草麻黄。

在《证类本草》所绘制的同州(今陕西)、茂州(今四川)麻黄,结合植物的地理分布来看同州麻黄可能是木贼麻黄,茂州麻黄可能是异株矮麻黄和单子麻黄。

从各本草著作中的描述看来,以前所用麻黄主要为草麻黄。在不同的地区还有一些麻黄属的植物也被当作麻黄使用,如丽江麻黄,山岭麻黄,藏中麻黄,单子麻黄等。

其中丽江麻黄和山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被四川中药材标准收录为麻黄草。

伤寒本草麻黄品质

麻黄的三种来源,其中木贼麻黄基本没有什么产量,现在市场上主要为草麻黄,中麻黄有少量的产出。这一点也和古时的用药习惯相符,主要用草麻黄,草麻黄中含有的生物碱含量(主要有效成分)也较高。

最早在《名医别录》提到麻黄:“生晋地(今山西地区)及河东。”以山西的麻黄为胜,后来产地又多有变化,多地都有麻黄产出。

宋代《本草图经》提到:“今近京(指开封)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麻黄又以河南等地产的麻黄为佳。

变化至今,多认为山西大同产的麻黄质量较好,也有研究表明山西大同产的麻黄所含生物碱含量(主要有效成分)较其他产地高。

麻黄多生长在沙地,荒漠,有固沙作用,以前人们滥采滥挖,导致麻黄的野生资源大量减少,环境也快速恶化。

现只有草麻黄有一定量的野生资源,主要在内蒙古赤峰地区、通辽地区,山西大同、浑源、应县等地区有部分分布。同时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有栽培。中麻黄和木贼麻黄都比较少见,也没有大面积的栽培。

现在市场上的麻黄都主要来自内蒙古和甘肃地区的草麻黄。

▲内蒙古种植麻黄

陶弘景说麻黄“色青而多沫”,认为麻黄用表面为青色的质量较好。麻黄表面的颜色主要和加工方式和贮存有关。

一般麻黄如果采收后,阴干或迅速烘干则是青色的,如果麻黄采收后晒干或贮存时受潮,麻黄就为黄色的。至于“多沫”,麻黄煎煮的时候都有许多泡沫,所以这一点不能作为优劣的判别点。

麻黄特征

■麻黄用草质茎

■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粗糙

■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

▲麻黄茎髓呈红棕色(上图由李崭老师提供)

还有两种大家小时候常常采来扯着玩的草——节节草和木贼,和麻黄有些相似。他们和麻黄最大的区别就是节易分离,没有小叶。节节草多分枝。木贼一般没有分枝。

节节草

木贼

麻黄,在本草记载中,常要求去节,比如麻黄汤中,麻黄去节。现代研究表明,麻黄节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低,除去节,主要是为了提高入药部分的有效成分。现在多不去节。

他们真的不一样

中麻黄、草麻黄,和木贼麻黄

前文提到,麻黄有三种来源,主要用草麻黄。早在上世纪,就有学者提出,中麻黄应单独归为一类,和草麻黄、木贼麻黄区别。

现代研究表明,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含量最高,伪麻黄碱较少。

中麻黄中含有的伪麻黄碱含量较高,麻黄碱含量少。

麻黄碱主要作用是兴奋中枢神经,可以升高血压,发汗解热。

伪麻黄碱的作用没有升血压的作用。同时麻黄碱长期使用易产生耐受性,伪麻黄碱不易产生耐受性。两者药理作用明显不同。

▲中麻黄图片来自中药材图谱

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等主要用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方剂宜使用草麻黄或木贼麻黄。

在越婢汤、小青龙汤等主要用作疏散水湿,解表化饮的方剂中宜使用中麻黄。

根据用法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更加对症。当然这个是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前文提到现主要流通的麻黄为草麻黄,中麻黄的实际运用也很少见了。

现代研究表明,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含量最高,伪麻黄碱较少。中麻黄中含有的伪麻黄碱含量较高,麻黄碱含量少。麻黄碱主要作用是兴奋中枢神经,可以升高血压,发汗解热。伪麻黄碱的作用没有升血压的作用。同时麻黄碱长期使用易产生耐受性,伪麻黄碱不易产生耐受性。两者药理作用明显不同。

伤寒论中还提到,麻黄煎煮时,需先煮,去沫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共煮。认为“去沫,不令人烦。”现在麻黄煎煮时,沫并不多,煎煮时也可不去沫。先煮,只要是因为麻黄药物较其他解表药,成分较不易煎出。

▲麻黄根图片来自中药材图谱

另,麻黄还常用蜜进行炮炙,蜜炙麻黄主要为了增强止咳平喘的作用。麻黄的根也可以入药,但是和麻黄药效完全不同。麻黄用作发汗解表,麻黄根用作止汗。

古语有言: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节节草,木贼,麻黄。常人眼里,极为相似的三味本草药,却有着大不相同的药效品性。

如何辨识使用,做伍开方,都需要医者去权衡把控,锱铢必较。这注定是一条孤寂苦学的路。

虽,道阻且长,却仍要溯流而上。本草真源愿与您一起,以学富五车为志,以古籍名著为典,钻研中华博大精深之中草药文化。

END

▼推荐阅读

浅谈伤寒本草

干姜就是晒干的生姜吗?

良医说药丨钩藤就是一个平肝药

浅谈伤寒本草丨吴茱萸(yú)篇

浅谈伤寒本草

胶饴篇

下期的微课由梁日欢老师为大家讲解有关广陈皮鉴定的知识,大家快来围观呀~~

本草真源1月微课如下: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