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黄芪有什么作用养心安神,利水消肿,这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6.html 茯苓和黄芪不管是在临床上还是在民间的食疗药膳中都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两味中药,同时两者都属于药食两用的药材之一。尽管应用广泛、朋友们经常接触,但是对于两者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不一定完全了解。那么,借着这个问题,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两个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药材。 一茯苓的功效及应用 1.茯苓的功效 茯苓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常用量为9~15g,临床上也有大量用至30~50g左右。 茯苓在临床上有白茯苓、赤茯苓、茯神三种区别。 白茯苓为白净细腻坚实的茯苓肉,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赤茯苓为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主要作用为清湿热。茯神为带有松针的白色部分,有宁心安神,利水之功。 《神农本草经》中载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记载:“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 2.茯苓的临床配伍 茯苓甘淡性平,可配伍到寒温不同属性的方剂,发挥不同作用。 如酸枣仁汤;用于安神定志,以茯神为佳,常常配伍酸枣仁、首乌藤、柏子仁、龙骨、牡蛎等等具有安神定志,或者重镇安神的药物。 其二为淡渗水湿,如五苓散、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淡水渗湿方剂多性温、平。用于利水渗湿,常常配伍泽泻、薏米、猪苓、白术、黄芪等等具有利水作用的药物,以增强茯苓的利水渗湿之功。 3.茯苓的药理研究 茯苓具有很多中的药理作用,这里简单介绍其中的两种。 一是茯苓最主要的利水作用,它并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利尿作用,而是把多余水分从身体各组织中收集起来,运到肾脏,排出体外。健康成人口服煎剂,效果并不太理想,对水滞留型体质效果值得肯定,这被称为茯苓的特异利尿作用。 二是茯苓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抗炎剂量对巨噬细胞具有杀伤作用,配伍臣药黄芪可以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二黄芪的功效及应用 1.黄芪的功效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荚膜黄芪的根。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 2.黄芪的日常应用 黄芪作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其应用历史悠久。更多关于黄芪的详细知识,在黄芪的专栏中有详细的介绍。 黄芪可补气养血,对于气血虚弱、脾虚泄泻等症状,可用黄芪制成汤,然后加入适当的枸杞、当归、龙眼肉等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补气养血的作用。 黄芪可以增强免疫力。日常多喝黄芪水,有助于维持健康,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感冒的作用,比如对于体虚易感人群常用的玉屏风散等等,都是以黄芪为主要药物的。 黄芪配伍浮小麦与麻黄根,还能用于治疗盗汗,对于气虚引起的盗汗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11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芪能不气,应该怎么吃3种方式,不知道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