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ll长在深闺融进时代麻黄
白癜风患者感恩 http://www.jpm.cn/article-89438-1.html投稿邮箱:botaocgyy16寻常喜爱户外游,家乡风光看不够,可是昨天才听说怀来县有个叫麻黄峪的地方。麻黄峪,是京西古道上的交通要道,是革命老区,是京西“驴友圈”中口耳相传的徒步登山、野餐露营的好去处,是越野爱好者的打卡之地,这里还有一座闻名京西的韭菜山。麻黄峪的神秘、传奇和意外使我的好奇心陡然间升高了8度,我们决定今天就去麻黄峪。仅仅半天浮光掠影式的游走巡视、耳闻目睹,隐藏于深山幽谷中的麻黄峪就给了我几个巨大的惊叹号!九山韭香动京西麻黄峪的地理位置太偏僻了,它位于怀来县孙庄子乡的正南方,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角的清水镇接壤,是山坳里面的山坳,是山沟里面的山沟,是真正的韬光养晦、深藏不露。从沙城出发,经过桑园、石片、孙庄子、下枣沟,再从下枣沟向南,沿着进山的水泥路一直前进,爬一段沙石盘山路,才到了麻黄峪西山山顶,全程大约50分钟。而门头沟地区的游客来麻黄峪旅游,可没有怀来这么好的路况,他们一般都要穿过一个被称为“一线天”的危险路段,还要翻越黄花梁,整个行程中沙石路很多,乘越野车进山才比较安全。站在麻黄峪西山顶上,反复端详这个巴掌大的小村落,一种远离红尘、超然世外的宁静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一切多像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多像人类洪荒时代的模样,多像原始社会的模样!村落四周群山逶迤,重峦叠嶂,目光所及之处完全是大山,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范围内,看不到第二个村庄。重重大山把这个百户人家的小村落隐蔽在幽深的山坳里,即使站在山顶上,角度不合适,都看不到她的芳容。她像一片飘落在井底的红叶,像女娲补天时不小心掉落到山谷里的一块闪光的宝石,又像一个飘渺而真实的梦境。那小村那么宁静祥和,那么宗教空濛,屏蔽了尘世所有喧哗,散发着一种遗世独立的精神光芒。那光芒,好像初夏温暖舒适又不刺眼的晨光,明亮澄澈,穿云破雾,洒进灵台心肺,来和走近她的人们共鸣。除了北山贫瘠荒凉,满坡碎石,麻黄峪其它三面大山上,满眼绿色,生机盎然,风景秀美。在麻黄峪南面的重重大山里藏着一片山峰,村里人称之为“九山”。这片山峰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涿鹿县、怀来县三地交界之处,因其漫山遍野生长着野韭菜而被称为“韭山”,谐音“九山”,在北京地区又被人们称为“韭菜山”。这片山峰在京西游客中最有名气,它属于怀来县,但人们却以为它属于北京市。九山海拔多米,风景独特,很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神奇意境。每逢节假日,九山山顶上都有数以百计的人们露营扎寨。九山的野韭菜和家种的韭菜外观相似,较矮,叶宽,但韭香更浓郁。春末夏初的时候,满山坡潜伏了一个冬天加一个春天的野韭菜,长成了让人垂涎欲滴的嫩绿模样。每到这个时节,北京游客专程开着车,带着一家老小或亲朋好友,牵上狗,背着帐篷,带着肉馅和饺子皮,上山来采野韭菜,现场包饺子,吃饺子,那场面简直热闹极了。有的北京老太太竟然还要把野韭菜的根挖出来带回家,种在阳台上、花池里,再包饺子吃。村里有一些农家院,是专门为这些游客准备的,一年里也有较好的收入。麻黄峪无污染,空气好,凉爽,没蚊子,住着舒服,能避暑,北京人都愿意来这儿住上一宿。我问:“你们家家有羊圈,他们不怕羊粪味吗?”村民说:“那没办法!不过他们闻上一两天就走了,还是我们闻,我们闻惯了,闻得还挺香!”终日看山不厌山来麻黄峪旅游,最主要的就是欣赏山景,爬山揽胜。村子的南边,一条条V型山谷清晰可见,很有特点:谷底空间较为开阔,一眼就能望到山谷最深处。山谷里有多年以来人走车行自然形成的道路,虽然是石头路,但是看上去平坦易行,沿着这些陈年老路,能把车开到山顶上。麻黄峪的山梁也很有特点:线条柔和流畅,坡度平缓,雍容丰满,基本没有陡峭险峻的峰头山尖,更少有悬崖峭壁,远远望过去,很像人的胴体,又像刚发好的超级面团,或者刚出锅的巨型馒头。山巅既有大片大片的松树林和白桦林,也有大片大片的浅绿色草甸,参差错落,高低配合,挺像新潮时尚的阴阳头。麻黄峪的山路更有特点:上山的道路比比皆是,有条条道路通山顶的意味。有的是人为走出来的,所谓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的是为开辟防火隔离带而形成的道路;有的是越野人挑战高难度陡坡留下的车辙。总之,这无数条上山的道路诱惑着你登山的欲望。山上有晚开的丁香花、马莲花,有厚厚的草甸、厚厚的黄土和好看的碎石,有各种各样的野菜和药材,有绿玛瑙一样的山杏,有洁白的羊群,而且能呼吸清新湿润的空气,感受山峦的厚重和低调,感受睥睨天下的豪迈情怀,不登山,都不合逻辑情理。麻黄峪虽然是京西古道出京后第一个重要村落,也是革命老区,但是现在仍然野性十足。听说,山上有狼,经常出来祸害人畜,为了安居乐业,下麻黄峪村、上麻黄峪村这两个自然村合并成了现在的麻黄峪。山上还有不少野猪,藏在密林深处,村民有时竟能捕到斤重的大野猪。野猪肉稀罕昂贵,可以挣不少钱。麻黄峪南山里还有过铁矿,山上有一条宽阔的盘山路,弯弯曲曲,轮廓分明,那路就是为矿车进山开辟出来的,现在还可以走车。牧羊人的如意生活麻黄峪村,因地处山口又生长着很多麻黄而得名,古时在村里定居的人多是逃荒避难而来的。但是我们在田间地头、山坡沟壑并没有发现一株麻黄。问问村委会广场上休闲的老年人,他们说后山上也有,不过现在很少有人去拔了。麻黄峪全村90多户人家,不到人,村民的支柱产业是养羊。麻黄峪人几乎家家都有一两处大大的羊圈,过着养殖为主、亦耕亦牧的生活。他们养一二百只或四五百只羊,再在沟底梁上种一些玉米、土豆、谷子、黄豆等传统农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古风犹存。村里的牧羊人不像青海新疆的牧民,要随着季节不断转场,居无定所,辛苦辗转,栉风沐雨。他们的羊群,就在方圆几十里的山坡上山沟里啃草觅食,他们随时可以回家吃饭休整。天气一转暖,牧人们就把羊群赶出村觅食,羊群春夏秋三季都在野外吃草,节省了巨大的养殖成本,赚回了更多的收入。这里的大山海拔大都在米以上,植被茂盛稠密,羊群大都钻进树丛里找吃的,平时看不到山上有羊群。长长的山沟里有一些白墙红顶的房子,那是乡里资助1万元钱帮养殖户盖起来的野外住所,是牧羊人躲避风雨和临时休息的地方。我们遇上了一位来北山坡上找母羊的老人,他的母羊马上就要产子了,要是找不到的话,那损失太大了,他找了两天还没找到。老人说,一只成年羊可以卖到一千二三百块钱,乳羊可以卖到七八百块钱,行情好的时候,价钱还要更高点儿。他靠养羊,一年最多可收入2万块钱,种地基本没有收入,只是给羊预备点饲料罢了。村里有四五十群羊,总共有几万头,像他这样养活来头羊,就算是小户了,养殖大户一年能有七八万或更多的收入。羊商来收羊的时候,那场面太大了,有时候装羊的大卡车有三层高,一车能装一千二三百头羊!羊绒很值钱,卖羊绒还能再多挣点儿。我真想感受感受麻黄峪人卖羊时候的宏大场面,那肯定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欢羊叫,喜气弥漫,森林舞蹈,群山庆贺!后来我才知道孙庄子乡是怀来县最大的养羊基地,养殖业是乡里的支柱产业,仅仅是羊绒羊毛的产量,每年就达十几吨!老人70岁了,是个五保户,政府每年给他发放块钱生活费,有病的时候,医院治疗,餐饮医疗费全包,这样一直到他去世为止。老人健康结实,很健谈,很开朗。他说他每天放羊,早晨喝点小酒出来放羊,晚上回去还想喝点小酒吃点好的,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他还热情地邀我们中午去他家吃饭休息。我忽然对麻黄峪的五保户羡慕嫉妒起来了,当一个五保户幸福得很嘛!来麻黄峪之前,我还担心这里是精准扶贫的对象,牧羊老人却说:“我们这儿哪是贫困村,外出打工的人都很少!”荒山上的超级发电站麻黄峪的北山上建有一座超大型光伏发电站,那就是“怀来县孙庄子乡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期40兆瓦项目”所在地。北山山顶地势平坦,采光好,是理想的光伏电站场址。这个发电站占地70万平米,有光伏阵列30个方阵,年均发电量约为3万9千兆瓦。站在半山腰,只能看到发电站白白的厂房和几百个光伏板。上到山顶后才发现,沿着已经修好的宽阔平坦的盘山路,居然可以绕着发电站游览一周。麻黄峪北山山顶大部分已经被光伏板覆盖了,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全都是一块块巨大的黑亮亮的光伏板,面积之庞大,方阵之整齐,设计之美观,让我不住劲地啧啧称赞。我在土木镇开发区看到过庞大的光伏板方阵,在沙城外环路北山上看到过满山满坡的光伏板,但竟没有想到,在隐秘的仿佛是与世界隔绝的、人迹罕至的麻黄峪大山上,也有这么规模庞大的、这么超级夸张的、这么气势磅礴的、这么绵延近十公里的太阳能光伏板阵势,时代感太强了!因为征用麻黄峪村北山建设光伏发电站,每个村民都得到一次性3万6千块钱补偿款!哇塞!我的脑海里顿时飘过一大拨弹幕:治理荒山,开发清洁能源;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老百姓所希望的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精准扶贫,保障民生;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奋斗目标……装着麻黄峪百姓的静谧与惬意,装着满满的获得与幸福,装着一个个大大的惊叹号,我们回到了沙城。老同志说:“今天这么喜庆,咱们吃清远楼的涮羊肉吧!”我说:“那是必须的!麻黄峪太有时代感了,也藏得太深了,必须再去几趟,我们要爬韭菜山,还要挖九山的野韭菜回来包饺子吃!”是的,我还没有品尝过九山的野韭菜饺子,决心明年不要误了季节,尝一尝麻黄峪韭菜山野韭菜饺子独特的韭香。 驻站作家简介: 李桂花,河北怀来县人,爱听诵读,爱文学,爱生活 平台主播简介: 郝玉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教师,热爱本职,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真善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8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转存你需要知道的味中药药性口诀
- 下一篇文章: 麻黄峪一线天ldquo老头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