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太阳病是外感疾病初起最常见到的。运用六经辨证诊断出是太阳病,确定治法--用汗法解表。但方证是什么?

麻黄汤、桂枝汤是治疗太阳表证的两大类方。同属于辛温解表方剂,但所代表治法大有不同。

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桂枝汤证误服麻黄汤,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反而容易造成过汗亡阳,

麻黄汤为发汗解表。若麻黄汤证误服桂枝汤,则必然表证不能解。

太阳病包含中风与伤寒。麻黄汤为太阳伤寒,无汗、脉浮紧等。桂枝汤为太阳中风,汗出、脉浮缓等。因汗出造成体表津液损伤、腠理开泄,故桂枝汤证相对于麻黄汤证为虚,麻黄汤证相对于桂枝汤证为实,因桂枝汤相对为“虚”,故不能给予发汗的麻黄类,二者治疗大有不同。

何谓中风,其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又如第12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何谓伤寒,其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又如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中风与伤寒的共同点为:发热、恶寒、头痛、脉浮,当然麻黄汤的头痛较重,甚至出现了身疼痛。

最大区别是:中风是汗出、脉缓;伤寒是无汗、脉紧。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

表证的本质是:正邪交争于表,机体欲借助汗出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故而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使全身的正气、津液布于体表,期望汗出,欲汗出而不汗出的病理状态就是表证。

麻黄汤证的无汗是因为津液充盛于表,而不得汗出,故身疼、身重,无汗。因体表津液充盛,无汗出,所以脉浮紧。

桂枝汤证,虽然自汗出,但因正不能胜邪,所以有汗出但邪气不去,同时因为汗出造成了体表津液的损伤,所以脉浮缓而不紧。

体表津液是否充盛决定了脉是紧还是浮缓。《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即津液)重故也,麻黄汤主之。”麻黄汤证不汗出,则阳气实于表,若久不得汗,则阳气愈实,因谓阳气重。”阳气重是体表津液充盛之意。

桂枝汤证自汗出,则阳气虚于表,阳气(津液)虚弱,虽有表证,亦不可大发汗治疗,第27条:“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再如: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组方: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葛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组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葛根

二者区别:条文非常相似,一个无汗出,说明表实重,故需要麻黄;一个有汗出,津液得泄,表证有所减轻,故不用麻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