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科普及中医治疗和食疗
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在女性围绝经期前1~2年至绝经以后1~2年的时间以内,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变化,例如脾气易怒、易潮汗、睡眠比较差,这些情况都是由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来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变化。 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可以适当的采取口服天然雌激素来改善症状,但是不建议长期口服药物,否则容易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内膜增生或癌变。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近期症状和远期危害 1.近期症状 ⑴血管舒缩症状是最常见的绝经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心慌、失眠等。潮热与围绝经期低雌激素水平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交感神经活性改变相关,容易反复出现,主要发生在面颈部、前胸后背部。 ⑵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常见的症状,多由激素水平波动和卵巢排卵停止导致,表现为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月经频发等。 ⑶泌尿生殖道症状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阴道粘膜变薄萎缩,会出现阴道干涩、性交困难、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可伴有性功能(包括性反应、性活动次数和性欲)障碍。 ⑷围绝经期女性常面临家庭及事业等多种压力,易形成心理应激,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⑸围绝经期女性容易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分泌减少,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脂肪呈向心型分布、体型由梨形变为苹果型。 2.远期危害: ⑴骨质疏松和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强度降低的全身性骨病,可以因自身跌倒而引起骨折。从围绝经期开始,骨吸收大大增加,成骨作用和骨矿物质密度显著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除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外,主要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西方女性50岁以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生危险约为40%。 ⑵心脑血管疾病: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加速进行,与未绝经同年龄段的女性相比,绝经后妇女的心血管发病率为2-6倍,雌激素水平的显著下降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和心绞痛发生的重要因素。雌激素对心血管起到有益作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一种对心血管有益的脂蛋白),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正确对待围绝经期 1.超越自然、回归自然:绝经或者更年,是个生命过程必然发生的事件,其间发生的相关问题也几乎不可“通融”,只不过或轻或重,或者遭遇者如何对待、医者如何管理的问题。重要的是,人的寿命延长了,二十世纪初,妇女的平均寿命只有47岁,而到本世纪初,几达80岁,延长了30年!所谓更年或者以绝经为重要标志,可有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围绝经期当雌激素水平骤降时,补充雌激素相当于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超越自然(寿命延长问题),使广大围绝经期女性有更好的生活质量、生活更加自信。 2.建议采取必要的围绝经期管理:激素补充治疗是维持围绝经期妇女总体健康策略的重要部分。激素补充治疗目标:改善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出汗、抑郁焦虑、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预防骨质疏松、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延缓老年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 3.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的锻炼、健康饮食、禁烟和限酒以及平和的心态。⑴规律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心脏事件、卒中、骨折、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最佳的锻炼方式是每周至少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每周两次额外的抗阻训练会有更多的获益。⑵健康饮食:每天每顿饭都有水果和蔬菜、全麦纤维,每周两次鱼,低脂摄入(但推荐使用橄榄油)。应限制盐的摄入,每天饮酒量女性不超过20g。⑶控制体重:肥胖(体重指数>30kg/m2)是诸多疾病的根源,可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乳腺癌、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并与抑郁症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高相关。 4.保持平和心态:要努力培养自己平和自然的心态,让自己浮躁的心得到片刻的宁静,紧张和放松都是一种习惯,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要怎样选择。进入围绝经期后,生活方式转变需要一系列公共健康措施。未来一种新的医患关系模式正在建立,在这种模式下,医生更像一个建议者,而患者需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更多的责任。 治更年期综合征秘方白芍等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方剂]白芍20克,仙灵脾、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生地、紫草、桑寄生、钩藤、制香附、生麦芽各15克,全当归、甘草各10克。 [加减]若烦躁不安者,加大枣5枚,淮小麦、炙甘草、柏子仁、远志各10克;若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者,加怀山药、茯苓、党参、白术各10克;若头晕耳鸣者,加女贞子、石决明、夏枯草、墨旱莲各10克;苦失眠心悸者,加酸枣仁、制何首乌、麦门冬、北沙参、五味子各10克;若自汗、盗汗者,加北黄芪30克,浮小麦、糯稻根各2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l剂,分2-3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何首乌等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方剂]何首乌15克,怀山药、山萸肉、仙茅、益母草、生地黄、熟地各12克,茯苓、丹皮、炒当归、炙甘草各1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3次日服,每日l剂。1周为1个疗程。 珍珠等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方剂]珍珠母(先煎)、淮小麦各30克,党参、生黄芪、全当归各15克,柴胡、黄芩、黑山栀、姜半夏各10克,仙灵脾、女贞子各12克,炙甘草6克。 [加减]若口渴者,加玉竹10克,石解12克;若失眠者,加夜交藤15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6克;若伴高血压者,加钩藤、丹参各15克,牛膝10克,地龙8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l剂,分3次口服。5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更年康汤 玄参、丹参、党参各10克,大枣5枚、天冬、麦冬各5克,生地、熟地各12克,柏子仁、酸枣仁各10克,远志5克,当归3克,茯苓、浮小麦、白芍各10克,元胡6克,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15克,五味子、桔梗各5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温服1次。16剂为1疗程。 养心、益阴、安神、镇潜。 妇女绝经期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已竭,冲任失调,血不养心藏神,故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综合征。根据辨证的不同在治疗上概括为养心、益阴、安神、镇潜八字,可谓得其要领矣。本方从天王补心丹化裁而来,选用了大队伍的养阴安神药物。其中,用生地、玄参壮水制火;丹参、当归、熟地补血养心;党参、茯苓以益心气;远志,柏子仁以养心神;天冬、麦冬以增阴液;枣仁、五味子之酸,用以敛心气的耗消;白芍、元胡、龙骨、牡蛎则用以震慑心神定悸;桔梗载药上行,以为之使。综观全方,配伍恰当,凡妇女更年期的情志抑郁,心烦不安,而不能自我控制,心悸不眠,低热少津,多疑善虑,甚至骨节烦酸,时似感冒头晕、头痛等症候群,本方确有良好疗效。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头晕、头痛、焦虑忧郁、失眠多梦、精神疲乏、心悸怔忡、健忘、多汗、食欲减退,腹、胁、腰、腿诸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 本方适宜于因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或平素心气不足,不得下通,心肾不交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自汗不已,可加麻黄根;面颊潮红,可加丹皮、地骨皮;带下过多,可加海螵蛸、芡实,头目眩晕加天麻。 益肾汤 沙参、熟地、山药、枸杞子、菟丝子、茺蔚子各20克,五味子、女贞子、桑椹子各15克,柏子仁、夜交藤各12克,当归10克。 每日1剂,每剂加水毫升,大火煮沸,慢火煎煮15分钟,煎2次,一日3次,空腹温服。 益肾补阴、养血安神、滋水涵木、平肝潜阳。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病理变化主要是肾气渐衰、天癸枯竭、冲任衰退、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亏损、阳不潜藏、经脉失于濡养温煦,导致心肝功能紊乱所致。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水火之宅”、真阴真阳之所在,藏精、生髓、通脑、主生殖、主五液,肾虚则阴阳失调,必然影响心肝诸脏。肾属足少阴,心属手少阴,心肾关系密切,特别在肾阴虚的影响下,则髓海不足,元神之府失常,神明易失守,出现心肾不交之证。肝藏血,月经错乱,失血过多,形成肝血虚,血虚肝无所养,而肾阴虚导致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因此肾虚是本病之主因。方中沙参甘寒,益肾养肝,补五脏之阴;熟地味甘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山药甘温益肾补中;枸杞甘温填精补髓;当归甘温,补血扶虚益损,配合茺蔚子加强活血化瘀作用;菟丝子、女贞子、五味子为滋肾强壮药;柏子仁、夜交藤,一心一肝,养心安神;桑椹子味甘能除虚烦渴。诸药合用,共奏益肾补阴、养心安神、滋水涵木、平肝潜阳之功,故投之颇效。 更年期综合征。证见月经异常(经期量不规则),精神倦怠、头晕耳鸣,健忘失眠、情志不舒、烦躁易怒、心悸多梦、面部浮肿、手足心热、汗多口渴,尿频、便溏等症。 本病中医辨证分三型,以本方随证加减,如肾虚型:证见头晕眼花,耳鸣腰痛,手脚心热,口干盗汗,带多质稀,舌红苔少,脉数无力。偏阴虚,去当归、五味子,加麦冬、知母各15克,龟板20克;偏阳虚,去茺蔚子、柏子仁,加枣皮、附子各10克,肉桂5克。心肾不交型、证见头晕耳鸣、心悸多梦、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腰酸腿软,加远志、朱砂各10克。肝肾阴虚型,证见头晕胀痛、面红耳鸣、精神抑郁、烦躁易怒、手足心热、腰背酸痛、肢体麻木、夜不安眠、月经先至、量少色红、舌红苔光、脉弦数,减菟丝子、五味子、当归,加石决明、旱莲草、珍珠母各15克。 二仙汤 仙灵脾、仙茅各12克,巴戟天、当归各9克,黄柏、知母各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 方中以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滋肾阴、泻肾火;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综合全方,有肯定的降压作用,并能增加冠脉流量,有性激素样作用,调节子宫机能,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效能,故不仅能治疗绝经期高血压,而且可用于多种慢性疾患。用于肾虚火旺诸证,有较好疗效。 冲任不调、肾虚火旺。可用于更年期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闭经、更年期精神分裂症,肾炎和肾盂肾炎等慢性疾患。 临床屡用,可随病(证)灵活加减。 坤宝汤 生地、白芍、女贞子各12克,杭菊、黄芩、炒枣仁各9克,生龙齿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养阴平肝,安神镇惊。 病因肝肾阴虚而致,故方以生地、白芍、女贞子滋养肝肾之阴;“阴虚生内热”,故配以杭菊、黄芩清热平肝;热扰神明,佐以龙齿、枣仁镇惊安神。本方配伍严谨,具有养阴、清热平肝、镇惊安神之效。故对更年期妇女潮热、汗出、头晕、心悸、胸闷、失眠等症状有较为显着疗效;对患者心血管、精神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有降低血压、改善心电图、改善舌象的作用。 更年期综合征之肝肾阴虚型者。 清心平肝汤 黄连3克,麦冬、白芍、白薇、丹参各9克,龙骨15克(先煎),酸枣仁9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温服1次。连续服药1个月为1疗程。 清心、平肝。 更年期综合征属心身医学范畴,其发病不但有生理因素,而且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临床许多病人常常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症状就会频频发作,而且有些病人在其开始发病时常有家庭,生活或工作等因素引起情志不快或紧张等诱因。祖国医学认为,心主神明,肝主情志,心肝两脏在调节精神情志中起着主要作用,心属火,肝属木,木火之性皆易升发,汗为心液,心火内灼,迫液外泄,肝火上炎,故潮热汗出,且以上半身为主,心悸心慌、心烦易怒、失眠均为心肝火旺,扰乱神明所致。因此导致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心悸心慌、失眠的病因病理是心肝火旺,针对这一病机及根据中医辨证,从心肝论治,以清心平肝为法,方中诸药皆入心肝二经。能清心肝之热,养心安神柔肝、敛阴除烦止汗。药简效宏,其效卓着。 使用本方可以下列诊断依据为要点:40岁以后或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后出现阵发性潮热、汗出,或有心烦易怒、失眠、心悸心慌等症状;血清雌二醇(E2)水平低落,促性腺激素(FSH、CH)升高。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见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口干、失眠、心悸、心慌等。 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加味二仙汤 仙茅、仙灵脾、黄柏、知母、当归、五味子、白芍、川芎各9克,生地、珍珠母(先煎)各30克,酸枣仁、灵芝草各15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温肾养肝、滋阴降火、潜阳宁神。 更年期综合征。症见月经不调、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阵发性忽冷忽热、颜面潮红出汗、头晕目眩、失眠、性躁、易怒等。 本方由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味而成。临床应用,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并着重突出对证用药:如失眠偏剧,可重用酸枣仁,加夜交藤、合欢皮各15克,川黄连3克,或加柏子养心丸(中成药)每晚服9克;阴虚明显、有口干、大便秘结,加石斛、麦冬各9克,芦根15克,望江南30克,生首乌9克;气虚明显有乏力懒动,加党参、黄芪、黄精、玉竹各9克;性躁易怒,加山栀9克,龙胆草3克,丹皮9克;腰痛,加杜仲、续断、狗脊各9克;眩晕,加熟地15克,菊花9克,天麻6克;上火(虚火上炎)加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决明子、夏枯草各9克。一般情况可以原方服用,不须加减。 食疗调治更年期综合症 中医一般将更年期综合征分型为肾阴不足、肾虚肝郁、脾肾阳虚等。1肾阴不足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心烦不安、腰酸膝软、烘热汗出、失眠多梦、口渴便结、月经失调、舌红、脉细弱。 龟板杞子小麦粥取龟板20克,百合20克,枸杞子20克,淮小麦30克,瘪桃干20克,酸枣仁30克,大枣20枚,粳米克,甘草6克,冰糖适量。先将龟板、瘪桃干、酸枣仁、大枣、甘草和淮小麦一起加适量清水以中火煎煮20分钟,待冷却后取液汁,与洗净、泡发后的百合、枸杞、粳米一起,再添加适量清水,以文火煮至黏稠,加冰糖即可。 具有滋阴安神、润肺止汗之效。适用于心烦失眠、汗出较多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 2肾虚肝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或超先或延时,或淋漓不尽、烘热出汗、抑郁多虑、易猜疑、腰酸头涨,及经前时有乳胀、苔薄、舌红、脉细弦。 芹莱红枣萝卜香菇粥取芹菜克,红枣20克,白萝卜50克,水发香菇50克,水发黑木耳50克,粳米克,细盐适量。将芹菜洗净、去根,留叶,切成长约3厘米小段;萝卜洗净,切成小块;香菇、黑木耳清水发泡,去根蒂,切片或手撕片。诸食材与粳米一起加清水煮黏稠后,加适量细盐即可。 具有平肝降压、宽中理气、调脂调经之效。适用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者。 3脾肾阳虚临床表现为腰酸畏寒、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纳少便溏、面浮肢肿、月经量少色淡、苔薄、脉沉细弱。 山药红枣芡实玉米须粥取山药50克,红枣20克,芡实20克,玉米须50克,粳米克,冰糖适量。先将玉米须加水煮取汁;将山药去皮洗净后切片,与红枣、芡实、粳米和玉米须汁一起加适量清水后,以文火煮至黏稠,再加冰糖即成。 适用于腰酸畏寒、小便频、蛋白尿、便溏肢肿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6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练中医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练
- 下一篇文章: 方歌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