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宝样样好,煲汤入药都说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www.zggylt.com/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广东三宝”,不少朋友应该听说过这个词,我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三宝”之一的陈皮,不知道朋友们还记不记得它的功效作用。“三宝”的另外两样又是什么呢?这里我就统一介绍下。 广东民间有个说法叫“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这3样似乎都是毫不起眼的东西,但它们却是广东人家常便饭的必备之物。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东西,为什么会被称为“广东三宝”呢? 这与它们的功效作用有关,虽然它们好像平淡无奇,却用途广泛,不仅能烹饪调味,还有保健药用,其中禾杆草还能做燃料、饲料。所以这种说法与广东人的务实精神密切相关。 01 陈皮 身为广东三宝之一,陈皮一直享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美称,驰名中外。 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用于治疗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疾病,对于风寒咳嗽、痰湿咳嗽也有很好的效果。 ■理气健脾 陈皮味辛,辛能行能开,醒脾升清,以降胃气,增强脾升胃降,真正起到全身气机枢纽的作用。 胃脘胀满。慢性胃炎患者经常会有胃脘胀满的感觉,吃很多行气消胀的药都不管用。其实,不少腹胀的患者是脾虚气滞,这个时候就要同时吃健脾和理气的药才能显效,不妨陈皮与党参合用,既健脾补气,又理气消胀。 恶心呕吐。如果胃部受寒或吃了生冷、油腻食物而引起恶心呕吐的不适,可以用陈皮、生姜煎水饮,能祛寒理气,和胃止呕。 ■燥湿化痰 陈皮味苦,苦能燥湿,是治疗风寒咳嗽、痰湿咳嗽的良药。 风寒感冒的人,如表现恶寒怕冷、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咳嗽、痰白者,可以用陈皮搭配紫苏叶、生姜、防风、桔梗等,以祛风散寒,化痰止咳。 痰湿咳嗽的人,常常出现久咳不愈,痰多、色白质稀、舌淡苔白腻等不适。这些情况可以用陈皮搭配法半夏、白术、茯苓、杏仁等服用,能燥湿化痰止咳。陈皮气香宣散,可升可降,同降气化痰止呕的法半夏同用,称为二陈,中医名方二陈汤、陈夏六君子汤都有二陈,燥湿化痰、降气止咳效果甚佳。 02 老姜 明李时珍说:"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酱,醋,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气。" 姜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温肺化痰止咳,暧中开胃止呕,解鱼蟹腥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肺寒咳嗽,且为止呕圣药,治疗胃寒恶心呕吐。 所谓的老姜,俗称姜母,是立秋之后收获的姜,即姜种,皮厚肉坚,味道辛辣,那老姜和生姜有什么不同呢? ■外表区别 老姜,外表是土黄色,表皮比生姜要粗糙,老姜表面纹路重,其味道偏辛辣。 生姜,表皮比较光滑,辛辣味比较淡。 ■内里区别 老姜,掰开后,水分感觉比较少,肉很实,纤维丝很多,味道浓。 生姜,姜块很柔嫩,水分比较多、纤维含量也比较少,颜色是偏白色的。 ■用途区别 老姜因辛热且燥烈,主要入脾胃,长于温中散寒,所以常用于里证,如脘腹的冷痛。针对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种问题,比如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溏烂,也适合用老姜。 生姜的味道不及老姜辛辣,主要入肺,长于解表祛寒,所以常用于表证,如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加红糖服,或配葱白煎服,或加入其他辛温解表剂中,作药使用,以增发汗解表之力,如桂枝汤等方剂中均有生姜。 03 禾秆草 禾,谷类作物总称。禾秆草,是成熟水稻收获脱谷后的茎秆。粤语里有一句是:“识佢就系宝,吾识佢就系草”(“认识它就是宝,不认识它就是草”)。禾秆草以价值最低而用途最广而论,甚至超过老姜、陈皮。禾杆草可以用做烹饪,例如稻草香肉,选用的也是肥猪肉,是用禾杆草(稻草)扎住煮,除了够回归乡土味外,还能让猪肉吸收了稻花的香味,入口即渗。用禾秆草烧的灰,开水冲入过滤后的水煑粽子,俗称"碱水粽",别有一番风味,飘香可口。 在过去,禾秆草还作为耕牛过冬的饲料,燃烧时作为煑饭烧水的燃料,焚烧后的灰还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 民间记载了一些禾秆草的药用价值,由于研究较少,如今临床不被常用,真正常用且被载入药典的中药饮片有糯稻根,由糯稻收割后,挖取根茎及须根,除去残茎,洗净晒干而成。 糯稻根性平,味甘,归肺经、肾经,能养阴除热,止汗,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表止汗药。 ■治阴虚内热 糯稻根有养阴退虚热,益胃生津的作用,可用于阴虚生内热,骨蒸潮热,以及病后阴虚口渴者,常常与生地、沙参、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治自汗与盗汗 糯稻根甘平质轻,能固表止汗,用于各种虚汗兼有口渴者。治气虚自汗,可单用煎服,或与黄芪、白术、浮小麦等药同用。治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黄、地骨皮、麻黄根等药同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6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洋参泡水喝的功效西洋参的作用与功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