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编者按:十八罗汉是《伤寒论》中常见的十八味中药,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认为其各有专职,并根据其作用特色逐一命名。本期介绍先生运用“发汗定喘罗汉——麻黄”的临证经验。文本内容由先生生前所留存的宝贵录音资料转换成文字而得,仍保留先生语言习惯,内容如下:

麻黄

麻黄在十八罗汉里面它叫发汗定喘罗汉。能发汗,能定喘。

第一个谈谈发汗,麻黄在《伤寒论》里面是发汗药,首屈一指的药。

往往人们对麻黄不够理解,或者对它不信任,见之如虎、如蛇蝎,认为麻黄发汗会造成亡阳,出汗多了就亡阴,阳气外脱,不就亡阳了吗?先亡阴后亡阳,既亡阴又亡阳。

麻黄这个药并不是虎狼药,发汗时单用它不行,配上桂枝才行,但量不要很大,不会引起亡阳,这个我在临床上有经验。桂枝虽然也是辛温解表的药,但桂枝的发汗作用不行,不配麻黄不行,如果桂枝的发汗作用可以,用桂枝治疗中风,中风本身就有汗,你再发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伤寒无汗可以发汗,可是中风有汗呀。所以讲桂枝的时候再讲这个作用。

在《伤寒论》的条文上,有这么两条:发汗或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配麻杏石甘汤、麻杏甘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汗出还用麻黄吗?用麻黄、杏仁、甘草。汗出而喘又用这些东西,看来出汗的人不忌麻黄呀。说明麻黄不是虎狼药,所以不要怕麻黄,在北方来说麻黄一副药用到10克,是司空见惯的,太普遍了。

麻黄汤的第二个作用是利水、促小便,《金匮要略》里面的桂枝甘草麻黄汤就是利尿的。麻黄量小了利水作用不明显,量大才明显。江苏淮阴温病派的吴鞠通前辈治了一个水肿病,一副药用了近克麻黄,很快小便下来了,一夜之间解了一大盆,水肿消去一半,这是很明显的例子。我们有时治肾炎、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就不敢用麻黄,一是担心麻黄用量大了会亡阳,再一个担心麻黄能升血压。可有的伤寒家就用,而且用麻黄很有效。我就琢磨:麻黄发汗,能解决水肿,用麻黄汤治水肿、治肾炎,这个很好理解。但是使用后水肿下去了,血压也降了,难道麻黄还降血压吗?这是个谜团,后来通过再学习我才知道,因为它和桂枝配在一块,桂枝本身能降血压,就能抑制它升血压的不良作用,窍门在这里。

麻黄还能定喘,能缓解气管痉挛,治哮喘效果很好。内伤一般不用它,但是老慢支可以用,用量要小,要配上紫菀一起用,痰多配葶苈子、白芥子,很有效。外感引起的咳嗽也可以用,小青龙汤不是个例子么?

再一个麻黄能脱敏,过敏性全身瘙痒用麻黄有效,麻黄、连翘,连黄芩都可以加入,都有效。

麻黄还能祛风湿,风湿引起的肌肉、关节、全身疼痛,别管哪里,关节炎也好,痛风也好,都可以用麻黄。但必须配上别的药物,在《伤寒论》里面它一般就是祛湿配白术,止痛加附子。不用乌头,用附子,这是个特点,附子回阳、温里,养命门火,而风、寒、湿引起的全身疼痛才用乌头。

麻黄是多向性的灵药、好药,不要对它畏惧,也不要轻视。麻黄这味药很怪,咱用它发汗、利尿,就用它的梗子,麻黄结和麻黄根不行,它们起反作用,《伤寒论》在用麻黄的时候一再注明“去节”。我们通过研究知道,麻黄梗含麻黄碱,能升散,能宣发,能发汗;麻黄结和麻黄根含伪麻黄碱,又叫麻黄烟碱,起收敛作用,能治汗出过多,能降血压,但不能利水。麻黄梗是属于动药,麻黄结、麻黄根属于静药。麻黄梗是走而不守的药,麻黄结、麻黄根是属于守而不走的药,它们不一样。所以我们临床用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结、根和梗不能混在一起开。

国医大师

张志远传承工作室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