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名,指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认为此汗夜间偷偷而出,如同盗贼一样夜间鬼祟活动,故称盗汗。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汗出,有的刚入睡即汗出。所出汗量,也有多少不同。中医认为盗汗多为阴虚。正常人是阴阳相对平衡,阴虚则阳盛,导致虚热内生,迫汗外出。

另外,盗汗也见于肺痨病,也就是当今所谓肺结核病。本病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主要表现。由于我国预防接种比较及时,本病现在少见,但由于种种原因,肺结核有死灰复燃之势,所以也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结核病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之外,可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

:王某某,女,68岁,方城镇。4月23日初诊:盗汗加重3月,睡眠可,梦多,睡后全身是汗,常湿透背褥,病人痛苦不堪。患者食欲可,大小便正常,有颈椎突出、腰椎突出病史。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处方:黄芪30克当归20克生地30克熟地15克黄芩12克黄连6克黄柏15克麻黄根12克牡蛎20克山萸肉15克丹皮15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3付冲服。

4月27日二诊:服药后盗汗大减,原来每夜三、四次盗汗,现减为每夜1次,其他如常,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上方3付冲服,以巩固疗效。

:根据轻重程度,盗汗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类。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汗出,量较少,多在醒后感觉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潮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衣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病人常形容像“洗澡了一样”,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暂时收敛。汗出甚者可浸湿被褥,一夜要数次替换睡衣。病人常伴烘热感,心情烦躁,口干咽燥,喜喝冷饮等。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日久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证”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本案例以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加减组成。当医院刘院长治疗盗汗的常用方剂。本方具有清退虚热、滋阴降火、固表止汗功效,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牡蛎散具有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功效,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由于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故取效迅捷。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盗汗的治疗也是如此。盗汗虽然多归于阴虚,如《医学心悟·自汗盗汗》曰:“其盗汗症,伤寒邪客少阳则有之,外此悉数阴虚”。《医学正传·汗证》云:“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但盗汗又并非全是阴虚,如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就说:“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亦多阳虚也”。《丹溪心法》云:“盗汗属血虚”。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则谓:“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所以,盗汗如果辨证不准,也很容易误诊误治。

戴美友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西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