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玉屏风散。

为啥说这个?春寒料峭、忽冷忽热,人需要有点东西,来保护身体。

恰好,我们有玉屏风散。老早以前,我曾经打比方,说这方子就是给我们中国人,看家护院的。保护我们的身体,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玉屏风散,出自《医方类聚》。它的构成是:

防风15克,黄芪、白术各30克。所有这些,做成散剂,每次服用6到10克。另外,也可以按照比例,做成汤剂服用。

这里头,白术和黄芪健脾益气,促进卫气的升发和疏布。防风,祛风散邪。三味药配合,仿佛在我们的体表竖起一道屏风,帮助我们抵御风寒,不让我们过度出汗。

说这些,太枯燥,不好懂。我给你说个真实的例子。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25岁。

5个月之前,她非常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孩子。

可是,生完以后,她发现自己特别爱出汗。不分白天黑夜,也不管自己多动还是少动,她就是爱出汗。尤其是后背,不到半天的功夫,上衣就湿透了。

后来,她到处求医,效果很一般。最终,她求治中医。

初诊时间,为年的12月8日。你想啊,大冬天浑身冒汗,这搁谁都受不了。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缓,少苔,舌淡胖有齿痕,气短体弱。细问得知,现在患者是有一点怕冷,乏力,头晕腰酸,早晨起来特别渴,吃不下饭,大便还有点偏稀。夜里睡觉质量一般,小便不黄,清长。

患者说,她生孩子之前,身体还挺好的。谁能想到,孩子一出生,仿佛把自己给掏空了,现在虚得不行。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荞麦15克,浮小麦15克,炒酸枣仁15克,白芍15克,牡蛎15克,桂枝8克,五味子6克,麻黄根6克,太子参20克,大枣3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早晚分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0剂以后,出汗的现象完全消失。而且,随访一个月,再没有复发。

这是年,在《实用中医药杂志》上刊发的验案。

现在,你仔细看当时医家开的配伍,头三味药,是不是黄芪、防风、白术?对了,这就是玉屏散。这意味着,医家的治疗思路,是以玉屏风散做底子。

为什么这么做呀?因为患者的自汗现象,源于气血的亏耗。

这个事儿不难理解。生孩子嘛,总得耗伤气血。对这个年轻女性来说,更是如此。

气受损了,意味着体表卫气的不足。体表卫气的功能是啥?文老师说过好多遍了,一是温煦身体,二是固摄汗孔。现在,卫气不足了,所以她畏寒,多汗。此人脉象细缓、舌淡胖,有齿痕,气短乏力,这些都意味着气血虚弱。

汗出多了,势必伤阴。阴津亏少,患者就一定口渴。所以,此人早晨起来的时候,口中干渴。这就是所谓气阴两伤了。

气血,源于哪里?源于脾胃。气血的损耗、亏虚,意味着脾胃生化的不足。患者便溏、纳呆,这些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好了。我们把这些事儿都分析完,就可以读懂当时医家开的配伍——

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荞麦15克,浮小麦15克,炒酸枣仁15克,白芍15克,牡蛎15克,桂枝8克,五味子6克,麻黄根6克,太子参20克,大枣3枚。

前三味药,黄芪、白术、防风,乃玉屏风散,能干啥来着?对了,能健脾益气,驱散风邪。这就是从健脾胃的角度,增加促进卫气的疏布和生化,这是在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接下来,荞麦、浮小麦、牡蛎、麻黄根、五味子,这些都是在辅助敛汗。它们有收摄的作用。

久旱伤阴啊,患者口渴。所以,用太子参益气养阴。五味子,也有一点养阴生津的作用。

患者夜里睡眠差,所以加酸枣仁助眠。

最后,来一个桂枝和白芍。白芍,能养阴敛汗,辅助改善自汗。桂枝,能振奋温通体表阳卫之气,用于抵御外邪。这两个配合,有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意。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非常简单易懂。

就这样,患者体表的这道屏风,就被竖起来了。她就再也不用畏寒、出汗了。

这是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自汗的例子。

玉屏风散,作为看家护眼的方子,能干的事儿还有很多。比如说,应对面瘫。

我给你讲一讲,你看看就懂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8岁。

大概在半个月之前,她忽然发现,自己的口眼向左侧歪斜。

半个月来,她尝试了一些办法,毫无改善,于是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浮而弦紧,舌苔薄白,舌体活动也不灵敏,口眼向左侧外,右侧的额纹消失了,鼻唇沟也特别浅,而且右侧脸麻木。给人的感觉,就是整张脸,被向左侧牵拉过去了。

细问得知,患者现在比较恶风,怕冷,而且吃东西困难,食欲不振。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秦艽30克,羌活15克,白芷15克,细辛6克,生地黄3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僵蚕15克,全蝎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服用两剂以后,患者的病情就开始好转,脸上的麻木感减轻,歪斜不那么厉害。

接着,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8剂,患者诸症悉平,基本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经过。它最初刊载于年的《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你看看这方子吧——前三味药,还是玉屏风散。

为啥这么用啊?

要知道,这个患者虽然没有多汗,但是她之所以口眼歪斜,是因为卫气不足,风邪直中经络所致。说白了,还是她没竖起来坚固的屏风,遭到邪气的侵袭。患者脉浮、苔薄白,恶风怕冷,这些都是体表卫气不足所致啊。

所以说,就用玉屏风散。健脾益气,固护卫表。这是第一步。接下来,用秦艽、羌活、白芷、细辛、全蝎、僵蚕来祛风通络,用生地、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使得血行风自灭。

你看,这个思路,也很简单。

总而言之,这个玉屏风散,确实是我们中国人抵御外邪的好方子。说它是看家护院的第一方,毫不为过。它的主治,你记住了,就是表虚自汗。表现为爱出汗,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浮。素来气血不足,腠理不固,容易感冒受风的人,也可以用。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季节,春寒料峭,风邪肆虐,素来体虚多汗,容易发作鼻炎之人,用一点玉屏风散,可以很好地扶助正气,敛汗,预防感冒。在它的庇护下,我们可以有效抵御风邪的侵袭。这是祖上给我们的宝贝啊。

玉屏风散,目前也是有成药的。自汗、鼻炎,证属表虚之人,多是它的适用人群。切记,脉缓,苔薄白,是不可忽视的适用标准。如果你正在感冒发烧,或者说湿邪壅滞、肝郁气滞、体内有火热之邪,那就要慎用了。

好了,这个事儿,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1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