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皮炎治疗 http://pf.39.net/xwdt/210618/9079469.html
点击上方“青医说考研”置顶我们

01

赤石脂、禹余粮均具有的功效是(单选)

A.固精止遗

B.收敛止血

C.敛汗固脱

D.敛疮生肌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B。赤石脂和禹余粮皆味涩质重,皆可收敛止血(B对),治疗便血,崩漏;二者均可入大肠经,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敛疮生肌为赤石脂的功效(D错)。二者均不具有固精止遗(A错)和敛汗固脱(C错)的功效。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补敛并具的药物是(多选)

A.桑螵蛸

B.海螵蛸

C.覆盆子

D.金樱子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C。选项中的四味药都是固精缩尿止带药,都具有固涩收敛的作用。桑螵蛸甘、咸、平,入肝肾经,甘能补益,咸能入肾,可以补肾(A对)。覆盆子甘、酸、微温,入肝、肾经,可以补益肝肾(C对)。海螵蛸咸涩微温,金樱子酸涩平,都只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而没有补益的作用(B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固精缩尿兼能涩肠止泻的药是(单选)

A.金樱子

B.桑螵蛸

C.覆盆子

D.赤石脂

E.乌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金樱子为收涩药,归肾、膀胱、大肠经。其味酸而涩,入肾经,可固精缩尿,固崩止带;入大肠经,可涩肠止泻(A对)。桑螵蛸(B错)、覆盆子(C错)都可以固精缩尿,但都没有涩肠止泻的功效。赤石脂(D错)、乌梅(E错)都有涩肠止泻的功效,没有固精缩尿的作用。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既能益肾固精,又能健脾止泻的药物有(多选)

A.莲子

B.桑螵蛸

C.覆盆子

D.芡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D。本题考查药物的功效,应注意其鉴别。莲子(A对)、芡实(D对)药性均甘涩平,均可入脾、肾经,既能益肾固精,又能健脾止泻。桑螵蛸(B错)、覆盆子(C错)可以益肾固精,但没有健脾止泻的作用。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5

补敛并俱的药物有(多选)

A.莲子

B.芡实

C.山莱萸

D.五味子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BCD。选项中的四味药物都是收涩药,均可收敛固涩。莲子味甘,入脾肾心经,可以补脾养心益肾(A对)。芡实味甘,入脾肾经,可以益肾健脾(B对)。山茱萸入肝肾经,可以补益肝肾(C对)。五味子入肺心肾经,可补肾宁心,味酸甘可益气生津(D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中药学各论——收涩药(一)(全国卷历年出题数:7道)1、收涩药(1)含义: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2)性能功效: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因而本类药物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3)适用范围:收涩药主要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之证。(4)分类:收涩药根据其药性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5)使用注意①.滑脱病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故应用收涩药治疗乃属于治病之标,因此临床应用本类药时,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②.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内蕴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2、收涩药的配伍①.赤石脂配禹余粮两药相须而用治疗久泻、久痢,如赤石脂禹余粮汤。②.莲子配芡实两药皆归肾经,相须而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如金锁固精丸。3、收涩药的相似功效比较(1)麻黄与麻黄根二药同出一源,均可治汗。然前者以其地上草质茎入药,主发汗,以发散表邪为用、临床上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后者以其地下根及根茎入药,主主汗,以敛肺固表为用,为止汗之专药,可内服、外用于各种虚汗。(2)五倍子与五味子二药味酸收敛,均具有敛肺止咳、敛汗止汗、涩精止遗、涩肠止泻的作用。均可用于肺虚久咳、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等病证。然五倍子于敛肺之中又有清肺降火及收敛止血作用,故又可用于肺热痰嗽及咳嗽咯血者;五味子则又能滋肾,多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喘及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等。(3)肉豆蔻与白豆蔻二药性味辛温,均入脾胃经、温脾止泻、温中行气,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及脾胃虚寒、气滞、腹满胀痛、食少呕吐等证。但肉蔻长于涩肠止泻,并可用于治疗五更肾泻,主治久泻久利之滑脱证;白豆蔻长于化湿健脾,温胃止呕,并可用于湿温初起,主治湿阻中焦证。(4)海螵蛸与桑螵蛸两药均有固精止遗作用,均可用以治疗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等证。但桑螵蛸固涩之中又能补肾助阳,而海螵蛸固涩力较强。(5)芡实与莲子二者同科属,均为甘涩平,主归脾、肾经。均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补中兼涩,主治肾虚遗精、遗尿及脾虚食少、泄泻及脾肾两虚之带下等。但芡实益脾肾固涩之中,又能除湿止带,故为虚、实带下证之常用药物。4、集体药物

青医说

用心做中医在线教育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