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奶奶,80余岁,前1周发热,咳嗽,经近1周补液抗感染等治疗,现发热无,活动后喘憋,偶有咳嗽,无痰咳出,可闻及喉中痰鸣音,纳食差,无汗,无恶寒畏寒,饮水不多,二便正常,舌苔白腻。家人自觉无发热,咳嗽减轻未予重视。起初喘憋并不严重,仅活动后喘憋,几天后喘憋加重,不活动也明显。起初我拟了个方子,从痰湿阻滞肺脾考虑,本欲用麻黄,考虑年老未用,以苏叶替代。药快递过去,2天还没送到,病已严重,早晨出现喘憋加重,医院影像学检查示据老家医生所诉片中右肺非新发乃陈旧性病灶。不管新发旧发,炎症渗出无疑。入院后予吸氧,振动排痰、补液抗炎、解痉平喘平喘、化痰等治疗可能还合并中成药应用(除前两项明确,其他为猜测),病情逐渐稳定。期间舌象如下:痰湿之象改善。病情稳定后出院。带药如下:

还有一个护胃的药雷贝拉唑,怀疑是期间治疗用了激素。

思考

1、发热咳嗽补液治疗好转后何以转为喘憋?

猜测起初仅为外感发热咳嗽,采用补液抗生素等治疗,表气郁闭,肺气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治疗后不发热,咳嗽不见,痰不见,除了真的好转,那就是病情进展,病位由表及里,表闭转为里闭,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被打压,导致无外感症状,无发热,稍深层次的免疫也被打压,不咳嗽咳痰,痰阻于肺,肺不能正常宣降,邪无所出,更深层次的免疫发挥作用,发为喘憋,过程中舌苔逐渐白腻增厚(年80余,平素舌苔很少),痰湿逐渐堆积,堆积到一定程度喘憋发作,痰湿同时由肺及脾,由呼吸系统影响到消化系统。

2、住院治疗为何见效?

摄片示肺炎比较严重,但是医生猜测为陈旧性病灶。治疗包括吸氧,解痉平喘加激素,抗感染,化痰,振动排痰机。当然有可能后来的中成药也用上了。

第一吸氧加振动排痰吸氧相当于补肺气,补入自然界的清气,振动排痰机相当于化痰逐瘀,可以缓解一部分症状,一旦肺气充足,痰阻减轻,肺气郁闭之象应该会得到好转。

第二补液抗感染解痉平喘抗感染类似于清热解毒,解痉平喘缓解支气管痉挛,类似于造成局部气管支气管阳虚的局面。

这两样在此处应该有正负作用的,其中抗感染有一定的用处但是只有清降没有宣发升提。清降会造成痰湿向内向下堆积,短时间可能有好处,但时间久了会造成痰湿堆积,并且间接影响他藏如脾的功能,还会影响自身免疫力,造成非特异性免疫的下降。解痉平喘通过扩张支气管暂时减轻通道的痰阻,但是痰咳出依靠本身气道的连续性的纤毛运动,现气道扩张,纤毛运动降低,痰只能沉积在肺里。

第三激素能够暂时调动人体元气,激活肺的抗邪能力提高自身非特异性免疫,起正面作用。但是不能用久,尤其是老年人,激素相当于激发了肾气,用的多自然无气可拔,同时后期要加入补肾药调补。

第四后面两个中成药的应用也很有意思。如果治疗方案到此结束,那么病情可以改善,但是一个是病情会迁延,也会埋下祸根,之后可能反复发作。

杏贝止咳颗粒包含了麻黄杏仁桔梗前胡,还有北沙参一类的滋阴药,有了宣发升提的药,纠正了抗生素只降无升的问题,可以引痰外出,可以把被打压的免疫力一步步释放出来,包括抗生素的向内向下运动,也包括解痉平喘药的对局部支气管的克制。北沙参可以适当养一下阴,稍微纠正一下激素的副作用聚湿伤阴。

补肺活血胶囊包含黄芪赤芍补骨脂,补肺脾之气兼以活血益肾。湿多了气机阻滞容易生瘀,所以此类药的可以改善肺部局部微循环,减少肺部瘀滞的可能性。补骨脂补肾纳气平喘,但是性温,如果没有明显阴虚火旺阴伤的情况确实可以酌情使用,也可以改善一部分激素的副作用,也可以提升前面被一路打压的免疫力。

医院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基本上都兼顾到了,所以病情很快改善了。

3.正常呼吸道疾病改善的顺序是什么?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由表及里的病情传变顺序,那么正常的病情改善顺序是什么?

其实反过来就应该是对的,由喘憋变为咳嗽咳痰,由咳嗽咳痰转为外感症状,人体的呼吸免疫一步步被激活,这种才是正常的,基本可以肃清余邪,只是有些很难做到,而且有些表现不一定很典型或者很明显,现代人也无法理解。上面的例子患者喘憋改善,期间咳嗽一度加重,后来咳嗽咳痰基本缓解,说明病情由里向外走,至于后面有没有外感症状我也没细问。

4.后期调养要注意什么?

患者高龄,升提的药物不能用太久,不然耗伤肺脾之气,其次痰湿尚未完全去掉,调补肺脾之气的同时继续化湿行瘀,同时防止肾气肾阴耗伤,不然后期可能反复发作。

所以尽管病情改善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个继续清楚痰湿之邪,同时要固正气,补元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