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立案量刑标准走私贩卖运输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司法解释》、《法规》、《河北省刑事立案量刑标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等整理刑事案件立案量刑标准,仅供学习参考,普及法律知识,如有问题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年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年4月1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年4月6日 为依法惩治毒品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大”: (一)可卡因五十克以上; (二)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吗啡一百克以上; (三)芬太尼一百二十五克以上; (四)甲卡西酮二百克以上; (五)二氢埃托啡十毫克以上; (六)哌替啶(度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 (七)氯胺酮五百克以上; (八)美沙酮一千克以上; (九)曲马多、γ-羟丁酸二千克以上; (十)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十一)可待因、丁丙诺啡五千克以上; (十二)三唑仑、安眠酮五十千克以上; (十三)阿普唑仑、恰特草一百千克以上; (十四)咖啡因、罂粟壳二百千克以上; (十五)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尼美西泮二百五十千克以上; (十六)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五百千克以上; (十七)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国家定点生产企业按照标准规格生产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被用于毒品犯罪的,根据药品中毒品成分的含量认定涉案毒品数量。 第二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 (一)可卡因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 (二)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吗啡二十克以上不满一百克; (三)芬太尼二十五克以上不满一百二十五克; (四)甲卡西酮四十克以上不满二百克; (五)二氢埃托啡二毫克以上不满十毫克; (六)哌替啶(度冷丁)五十克以上不满二百五十克; (七)氯胺酮一百克以上不满五百克; (八)美沙酮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 (九)曲马多、γ-羟丁酸四百克以上不满二千克; (十)大麻油一千克以上不满五千克、大麻脂二千克以上不满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三十千克以上不满一百五十千克; (十一)可待因、丁丙诺啡一千克以上不满五千克; (十二)三唑仑、安眠酮十千克以上不满五十千克; (十三)阿普唑仑、恰特草二十千克以上不满一百千克; (十四)咖啡因、罂粟壳四十千克以上不满二百千克; (十五)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尼美西泮五十千克以上不满二百五十千克; (十六)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一百千克以上不满五百千克; (十七)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第三条 在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的过程中,携带枪支、弹药或者爆炸物用于掩护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枪支、弹药、爆炸物种类的认定,依照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 在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的过程中,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造成执法人员死亡、重伤、多人轻伤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 第四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向多人贩卖毒品或者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二)在戒毒场所、监管场所贩卖毒品的; (三)向在校学生贩卖毒品的; (四)组织、利用残疾人、严重疾病患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五)国家工作人员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五条 非法持有毒品达到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或者本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数量较大”标准,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在戒毒场所、监管场所非法持有毒品的; (二)利用、教唆未成年人非法持有毒品的; (三)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持有毒品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被包庇的犯罪分子依法应当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二)包庇多名或者多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 (三)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被包庇的犯罪分子实施的毒品犯罪进行追究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达到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或者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大”标准的; (二)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价值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三)为多人或者多次为他人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的; (四)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该犯罪分子实施的毒品犯罪进行追究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近亲属,或者为其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不具有本条前两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归案后认罪、悔罪、积极退赃,且系初犯、偶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达到下列数量标准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较重”: (一)麻黄碱(麻黄素)、伪麻黄碱(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碱(消旋麻黄素)一千克以上不满五千克; (二)1-苯基-2-丙酮、1-苯基-2-溴-1-丙酮、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羟亚胺二千克以上不满十千克; (三)3-氧-2-苯基丁腈、邻氯苯基环戊酮、去甲麻黄碱(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碱(甲基麻黄素)四千克以上不满二十千克; (四)醋酸酐十千克以上不满五十千克; (五)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苯乙酸二十千克以上不满一百千克; (六)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三氯甲烷、乙醚、哌啶五十千克以上不满二百五十千克; (七)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一百千克以上不满五百千克; (八)其他制毒物品数量相当的。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量标准最低值的百分之五十,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较重”: (一)曾因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二年内曾因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一次组织五人以上或者多次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或者在多个地点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的; (四)利用、教唆未成年人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的; (五)国家工作人员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的; (六)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 (七)其他情节较重的情形。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单位或者个人未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生产、销售、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确实用于合法生产、生活需要的,不以制毒物品犯罪论处。 第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制毒物品数量在本解释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最高数量标准以上,不满最高数量标准五倍的; (二)达到本解释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且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制毒物品数量在本解释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最高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 (二)达到前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量标准,且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九条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量较大”: (一)非法种植大麻五千株以上不满三万株的; (二)非法种植罂粟二百平方米以上不满一千二百平方米、大麻二千平方米以上不满一万二千平方米,尚未出苗的; (三)非法种植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达到前款规定的最高数量标准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数量大”。 第十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规定的“数量较大”: (一)罂粟种子五十克以上、罂粟幼苗五千株以上的; (二)大麻种子五十千克以上、大麻幼苗五万株以上的; (三)其他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 第十一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引诱、教唆、欺骗多人或者多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对他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三)导致他人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犯罪行为的; (四)国家工作人员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十二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定罪处罚: (一)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二年内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二年内曾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受过行政处罚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向他人贩卖毒品后又容留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向其贩卖毒品,符合前款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定罪条件的,以贩卖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 容留近亲属吸食、注射毒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第十三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定罪处罚: (一)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达到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或者本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数量较大”标准最低值的百分之五十,不满“数量较大”标准的; (二)二年内曾因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向多人或者多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四)向吸食、注射毒品的未成年人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五)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达到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或者本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数量较大”标准的; (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达到前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量标准,且具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十四条 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传授制造毒品、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的方法,贩卖毒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或者组织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发布实施前述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的规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 实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的行为,同时构成贩卖毒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五条 本解释自年4月1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法释[]13号)同时废止;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及时、准确打击毒品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对公安机关毒品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作出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此规定立案侦查,各级检察机关应当依照此规定审查批捕、审查起诉。 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分别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 第一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走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将其运输、携带、寄递进出国(边)境的行为。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毒品,或者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毒品的,以走私毒品罪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贩卖”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的行为。 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注射的毒品,对代购者以贩卖毒品罪立案追诉。不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注射的毒品,毒品数量达到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数量标准的,对托购者和代购者以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案追诉。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无论是否牟利,都应以相关毒品犯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运输”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携带、寄递、托运、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运送毒品的行为。 本条规定的“制造”是指非法利用毒品原植物直接提炼或者用化学方法加工、配制毒品,或者以改变毒品成分和效用为目的,用混合等物理方法加工、配制毒品的行为。为了便于隐蔽运输、销售、使用、欺骗购买者,或者为了增重,对毒品掺杂使假,添加或者去除其他非毒品物质,不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为了制造毒品而采用生产、加工、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以制造毒品罪(预备)立案追诉。购进制造毒品的设备和原材料,开始着手制造毒品,尚未制造出毒品或者半成品的,以制造毒品罪(未遂)立案追诉。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加工、提炼、提供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等制毒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走私、贩卖、运输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走私、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邮局和其他检查站点检查时,要求行为人申报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二)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三)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者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藏匿或者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四)体内或者贴身隐秘处藏匿毒品的; (五)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者不等值的报酬为他人携带、运输、寄递、收取物品,从中查获毒品的; (六)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物品,从中查获毒品的; (七)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物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从中查获毒品的; (八)行程路线故意绕开检查站点,在其携带、运输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九)以虚假身份、地址或者其他虚假方式办理托运、寄递手续,在托运、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十)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制造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制造毒品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购置了专门用于制造毒品的设备、工具、制毒物品或者配制方案的; (二)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者不等值的报酬为他人制造物品,经检验是毒品的; (三)在偏远、隐蔽场所制造,或者采取对制造设备进行伪装等方式制造物品,经检验是毒品的; (四)制造人员在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抗拒检查等行为,在现场查获制造出的物品,经检验是毒品的; (五)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对同一宗毒品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行为,并有相应确凿证据的,应当按照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并列适用罪名,毒品数量不重复计算。对同一宗毒品可能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行为,但相应证据只能认定其中一种或者几种行为,认定其他行为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只按照依法能够认定的行为的性质适用罪名。对不同宗毒品分别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的,应对不同行为并列适用罪名,累计计算毒品数量。 第二条 [非法持有毒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鸦片二百克以上、海洛因、可卡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 (二)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吗啡二十克以上; (三)度冷丁(杜冷丁)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五百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一千支以上;片剂25mg/片规格的二千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一千片以上); (四)盐酸二氢埃托啡二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ug/支、片规格的一百支、片以上); (五)氯胺酮、美沙酮二百克以上; (六)三唑仑、安眠酮十千克以上; (七)咖啡因五十千克以上; (八)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一百千克以上; (九)大麻油一千克以上,大麻脂二千克以上,大麻叶及大麻烟三十千克以上; (十)罂粟壳五十千克以上; (十一)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非法持有两种以上毒品,每种毒品均没有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但按前款规定的立案追诉数量比例折算成海洛因后累计相加达到十克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非法持有”,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占有、携带、藏有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毒品。 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依照本规定第一条第八款的有关规定予以认定。 第三条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作虚假证明,帮助掩盖罪行的; (二)帮助隐藏、转移或者毁灭证据的; (三)帮助取得虚假身份或者身份证件的; (四)以其他方式包庇犯罪分子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第四条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应予立案追诉。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第五条 [走私制毒物品案(刑法第三百五十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1-苯基-2-丙酮五千克以上; (二)麻黄碱、伪麻黄碱及其盐类和单方制剂五千克以上,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一百千克以上; (三)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去甲麻黄素(去甲麻黄碱)、甲基麻黄素(甲基麻黄碱)、羟亚胺及其盐类十千克以上; (四)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苯乙酸二十千克以上; (五)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哌啶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六)醋酸酐、三氯甲烷二百千克以上; (七)乙醚、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四百千克以上; (八)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相当数量的。 非法运输、携带两种以上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每种制毒物品均没有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但按前款规定的立案追诉数量比例折算成一种制毒物品后累计相加达到上述数量标准的,应予立案追诉。 为了走私制毒物品而采用生产、加工、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预备)立案追诉。 实施走私制毒物品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查获了易制毒化学品,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明知”是制毒物品而走私或者非法买卖,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改变产品形状、包装或者使用虚假标签、商标等产品标志的; (二)以藏匿、夹带、伪装或者其他隐蔽方式运输、携带易制毒化学品逃避检查的; (三)抗拒检查或者在检查时丢弃货物逃跑的; (四)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的; (五)选择不设海关或者边防检查站的路段绕行出入境的; (六)以虚假身份、地址或者其他虚假方式办理托运、寄递手续的; (七)以其他方法隐瞒真相,逃避对易制毒化学品依法监管的。 明知他人实施走私制毒物品犯罪,而为其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便利的,以走私制毒物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第六条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案(刑法第三百五十条)]违反国家规定,在境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数量达到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非法买卖两种以上制毒物品,每种制毒物品均没有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但按前款规定的立案追诉数量比例折算成一种制毒物品后累计相加达到上述数量标准的,应予立案追诉。 违反国家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认定为本条规定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行为: (一)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二)超出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的品种、数量范围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三)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四)经营单位违反规定,向无购买许可证明、备案证明的单位、个人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或者明知购买者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向其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五)以其他方式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的。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未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如果有证据证明确实用于合法生产、生活需要,依法能够办理只是未及时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且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可不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立案追诉。 为了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而采用生产、加工、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预备)立案追诉。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依照本规定第五条第四款的有关规定予以认定。 明知他人实施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而为其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便利的,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第七条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的; (二)非法种植大麻五千株以上的; (三)非法种植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四)非法种植罂粟二百平方米以上、大麻二千平方米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面积较大,尚未出苗的; (五)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六)抗拒铲除的。 本条所规定的“种植”,是指播种、育苗、移栽、插苗、施肥、灌溉、割取津液或者收取种子等行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株数一般应以实际查获的数量为准。因种植面积较大,难以逐株清点数目的,可以抽样测算每平方米平均株数后按实际种植面积测算出种植总株数。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不予立案追诉。 第八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罂粟种子五十克以上、罂粟幼苗五千株以上; (二)大麻种子五十千克以上、大麻幼苗五万株以上; (三)其他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数量较大的。 第九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十条 [强迫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违背他人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十一条 [容留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 (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处罚,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十二条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个人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提供鸦片二十克以上、吗啡二克以上、度冷丁(杜冷丁)五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五十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一百支以上;片剂25mg/片规格的二百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一百片以上)、盐酸二氢埃托啡零点二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ug/支、片规格的十支、片以上)、氯胺酮、美沙酮二十克以上、三唑仑、安眠酮一千克以上、咖啡因五千克以上、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十千克以上,以及其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数量较大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两次以上,数量累计达到前项规定的数量标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三)因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被行政处罚,又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四)向吸食、注射毒品的未成年人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五)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以走私、贩卖毒品罪立案追诉。 第十三条 本规定中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体品种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为依据。 本规定中的“制毒物品”是指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具体品种范围按照国家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规定确定。 第十四条 本规定中未明确立案追诉标准的毒品,有条件折算为海洛因的,参照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折算标准进行折算。 第十五条 本规定中的立案追诉标准,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于相关的单位犯罪。 第十六条 本规定中的“以上”,包括本数。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河北省刑事立案标准》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1千克以上,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克以上不满1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不满50克,或者其它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向三人以上贩毒或者三次以上贩毒的; 2.在戒毒监管场所贩卖毒品的; 3.向在校学生贩卖毒品的; 4.组织、利用残疾人、严重疾病患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5.国家工作人员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6.其他情节严重的。 “其他毒品数量较大”: 美沙酮克,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吗啡20克,氯胺酮克,芬太尼25克,甲卡西酮40克,二氢埃托啡2毫克,哌替啶(度冷丁)50克,曲马多、γ-羟丁酸克,大麻油1千克、大麻脂2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30千克,可待因、丁丙诺啡1千克,三唑仑、安眠酮10千克,阿普唑仑、恰特草20千克,咖啡因、罂粟壳40千克,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尼美西泮50千克,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千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其他毒品数量大”: 美沙酮1千克,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吗啡克,氯胺酮克,芬太尼克,甲卡西酮克,二氢埃托啡10毫克,哌替啶(度冷丁)克,曲马多、γ-羟丁酸2千克,大麻油5千克、大麻脂10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千克,可待因、丁丙诺啡5千克,三唑仑、安眠酮50千克,阿普唑仑、恰特草千克,咖啡因、罂粟壳千克,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尼美西泮千克,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千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 1.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或者美沙酮不足或达到二十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一克,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或者吗啡二克,芬太尼二点五克,甲卡西酮四克,二氢埃托啡零点二毫克,哌替啶(度冷丁)五克,氯胺酮十克,曲马多或者γ-羟丁酸四十克,大麻油一百克、大麻脂一千克或者大麻叶及大麻烟三千克,可待因或者丁丙诺啡一百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一千克,阿普唑仑或者恰特草二千克,咖啡因或者罂粟壳四千克,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或者尼美西泮五千克,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或者溴西泮十千克,或者其他数量相当毒品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毒品数量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每增加鸦片或者美沙酮五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2)每增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一克,可以增加三个月刑期; (3)每增加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或者吗啡一克,可以增加二个月刑期; (4)每增加芬太尼二克,可以增加三个月刑期; (5)每增加甲卡西酮一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6)每增加二氢埃托啡零点零五毫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7)每增加哌替啶(度冷丁)五克,可以增加四个月刑期; (8)每增加氯胺酮五克,可以增加二个月刑期; (9)每增加曲马多或者γ-羟丁酸十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10)每增加大麻油二十五克、大麻脂五十克或者大麻叶及大麻烟七百五十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11)每增加可待因或者丁丙诺啡二十五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12)每增加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一千克,可以增加三个月刑期; (13)每增加阿普唑仑或者恰特草五百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14)每增加咖啡因或者罂粟壳一千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15)每增加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或者尼美西泮一千二百五十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16)每增加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或者溴西泮二千五百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17)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2.法定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或者美沙酮不足或达到二十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一克,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或者吗啡二克,芬太尼二点五克,甲卡西酮四克,二氢埃托啡零点二毫克,哌替啶(度冷丁)五克,氯胺酮十克,曲马多或者γ-羟丁酸四十克,大麻油一百克、大麻脂一千克或者大麻叶及大麻烟三千克,可待因或者丁丙诺啡一百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一千克,阿普唑仑或者恰特草二千克,咖啡因或者罂粟壳四千克,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或者尼美西泮五千克,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或者溴西泮十千克,或者其他数量相当毒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向三人贩卖毒品或者三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2)在戒毒场所、监管场所贩卖毒品的; (3)向在校学生贩卖毒品的; (4)组织、利用残疾人、严重疾病患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5)国家工作人员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毒品犯罪次数、人次、毒品数量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每增加鸦片或者美沙酮五十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2)每增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二点五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3)每增加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或者吗啡五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4)每增加芬太尼六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5)每增加甲卡西酮十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6)每增加二氢埃托啡零点五毫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7)每增加哌替啶(度冷丁)十二点五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8)每增加氯胺酮二十五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9)每增加曲马多或者γ-羟丁酸一百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0)每增加大麻油二百五十克、大麻脂五百克或者大麻叶及大麻烟七千五百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1)每增加可待因或者丁丙诺啡二百五十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2)每增加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二千五百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3)每增加阿普唑仑或者恰特草五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4)每增加咖啡因或者罂粟壳十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5)每增加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或者尼美西泮十二点五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6)每增加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或者溴西泮二十五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7)每增加本条第1款所列的六种“情节严重”情形中的一种,可以再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18)向三人以上贩卖毒品或者三次以上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每超出一人或一次,可以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19)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3.法定刑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或者美沙酮二百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十克,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或者吗啡二十克,芬太尼二十五克,甲卡西酮四十克,二氢埃托啡二毫克,哌替啶(度冷丁)五十克,氯胺酮一百克,曲马多或者γ-羟丁酸四百克,大麻油一千克、大麻脂二千克或者大麻叶及大麻烟三十千克,可待因或者丁丙诺啡一千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十千克,阿普唑仑或者恰特草二十千克,咖啡因或者罂粟壳四十千克,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或者尼美西泮五十千克,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或者溴西泮一百千克,或者其他毒品达到数量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七年至八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毒品数量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每增加鸦片或者美沙酮一百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2)每增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五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3)每增加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或者吗啡十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4)每增加芬太尼十二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5)每增加甲卡西酮二十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6)每增加二氢埃托啡一毫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7)每增加哌替啶(度冷丁)二十五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8)每增加氯胺酮五十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9)每增加曲马多或者γ-羟丁酸二百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0)每增加大麻油五百克、大麻脂一千克或者大麻叶及大麻烟十五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1)每增加可待因或者丁丙诺啡五百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2)每增加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五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3)每增加阿普唑仑或者恰特草十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4)每增加咖啡因或者罂粟壳二十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5)每增加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或者尼美西泮二十五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6)每增加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或者溴西泮五十千克,可以增加一年刑期; (17)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宜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量刑起点为十五年有期徒刑: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或者美沙酮一千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五十克,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或者吗啡一百克,芬太尼一百二十五克,甲卡西酮二百克,二氢埃托啡十毫克,哌替啶(度冷丁)二百五十克,氯胺酮五百克,曲马多或者γ-羟丁酸二千克,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或者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可待因或者丁丙诺啡五千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五十千克,阿普唑仑或者恰特草一百千克,咖啡因或者罂粟壳二百千克,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钠咖或者尼美西泮二百五十千克,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或者溴西泮五百千克,或者其他毒品达到数量大起点的;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但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情形的,累计不得超过基准刑的%: (1)具有下列情形(已确定为犯罪构成事实的除外)之一,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每增加一种情形,可以再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①向多人贩卖毒品或者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②在戒毒场所、监管场所贩卖毒品的; ③向在校学生贩卖毒品的; ④组织、利用残疾人、严重疾病患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⑤国家工作人员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2)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30%; (3)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30%; (4)对于毒品再犯,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30%; (5)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1)受雇运输毒品的; (2)毒品含量明显偏低的; (3)存在数量引诱的; (4)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疾病人员及其他特殊人群被利用或被强迫参与毒品犯罪的; (5)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 张甫*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渝02刑终号 原公诉机关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甫*,男,年5月26日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汉族,小学文化,务工,住重庆市万州区。4年10月20日因犯盗窃罪被万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0元;年5月15日因吸毒被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决定行政拘留十日;年7月25日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万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元,年3月20日刑满释放;年9月17日因吸毒被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决定行政拘留十二日并责令社区戒毒三年;年11月30日因吸毒被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决定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二年;年1月7日因吸毒被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决定行政拘留十四日,同月9日被该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二年。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于年1月7日被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抓获,次日被刑事拘留,同月20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重庆市万州区看守所。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审理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张甫*犯贩卖毒品罪一案,于年10月12日作出()渝刑初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张甫*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万州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的一天,沈某联系徐某购买毒品,徐某遂联系被告人张甫*。随后沈某、徐某在重庆市万州区xx对面的马路边以元的价格向被告人张甫*购买冰毒一小包。 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的一天,沈某联系徐某购买毒品,徐某遂联系被告人张甫*。随后沈某、徐某在万州区xx车站附近以元的价格向被告人张甫*购买冰毒一小包。 年1月7日,沈某联系被告人张甫*购买元的冰毒。二人在万州区xx坝子完成毒品交易后被公安民警抓获,民警从沈某身上查获白色晶体状物质1小包,从被告人张甫*驾驶的渝ARxx**号电动车左侧储物格内查获白色晶体状物质4小包、红色片剂状物质2小包,随后在被告人张甫*居住的万州区出租房内查获白色晶体状物质9小包、装有白色晶体状物质的玻璃瓶1个、红色及绿色片剂状物质若干。经称量,查获的物质共计净重26.75克。经鉴定,查获的上述物质中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 上述事实有证人沈某、徐某、黄某、夏某的证言、被告人张甫*的手机通话清单、辨认笔录及照片、搜查笔录、称量笔录、提取笔录、取样笔录、称量结果照片、指认毒品和毒资照片、指认现场笔录及照片、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毒品检验鉴定报告、电子物证检验报告、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被告人张甫*的前科判决及刑满释放证明书等证据证实。 万州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甫*的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张甫*系毒品再犯,应从重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三百五十六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人张甫*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0元。二、对被告人张甫*被扣押在案的违法所得人民币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对其余违法所得人民币元继续予以追缴;作案工具手机二部,予以没收;查获的毒品26.75克,予以没收销毁。 上诉人张甫*提出从租住房内查获的毒品是自己吸食,应认定为非法持有,不应计入贩卖毒品的数量。 经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相同。万州区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列明了证明本案事实的证据,经庭审质证,证据收集程序合法,内容客观真实,本院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上诉人张甫*向他人贩卖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张甫*曾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刑,又犯贩卖毒品罪,系毒品再犯,应当从重处罚。关于上诉人张甫*提出从租住房内查获的毒品应认定为非法持有,不应计入贩卖毒品数量的理由。本院认为,上诉人张甫*贩卖毒品给沈某、徐某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从张甫*租住房内查获的毒品均应计入贩卖毒品的数量。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原判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判长 刘梅 审判员 李红 审判员 谭辉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 张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8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妇人大全良方室女经闭成劳方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