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熟悉的患者,感觉体虚,泡黄芪水服用;很多医生的药方里,都有用到黄芪这味药,它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但用量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

我们看一下不同剂量的黄芪所起的作用:

?临床大凡黄芪用量在15克以下者,补益效应偏小,其作用主要在于协助补气、助气行血、托里排毒和强身保健四个方面。

?黄芪临床用量在18~30克时,补气效应才能显见,此剂量主要治疗因气虚显著而致的头晕、水肿等病症。

?重用黄芪之量,大于30克,才可发挥升举下陷、固气摄脱和益气通脉之效。

?强调黄芪应单独水煎,这样独具其身,补气力强,再与其他药汤兑服,其效优于合煎。

固摄卫气,益气敛汗

黄芪能固表止汗,其作用如《内经》所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而司开合也。”卫气虚弱,腠理失固,则见自汗、盗汗、黄汗、战汗、产后汗出不止。郭诚杰教授治汗证常以玉屏风散加味,其中黄芪用量都在50克以上,有的高达克。

一位患者因一次感冒后五年来静时汗出,动则尤甚,稍有重体力劳动则大汗淋漓,伴畏恶风,乏力,便溏,舌淡,脉沉无力。医院给予固表止汗、养阴敛汗治疗效果均不佳。脉证合参,郭诚杰教授辨证为脾肺气虚,卫外不固,营阴外泄,治当补脾益肺,敛阴止汗。方药:生黄芪(80克)、防风、白术、党参、麻黄根、五味子、浮小麦。

服14剂后,自述自汗明显减少。继用该方加减治疗,生黄芪用量在60~80克,前后共服30余剂,诸症消失,半年后随访疗效巩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