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药麻黄
药用部位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别名 龙沙、狗骨、卑相 植物形态 ①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②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ra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③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麻黄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 产地分布 1.草麻黄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陕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2.木贼麻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西部、甘肃、新疆等地。 3.中麻黄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等地,以西北地区最为习见。 采收加工 ①麻黄:取原材料,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或洗净后稍润,切段,干燥。 ②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kg麻黄段,用20kg炼蜜。 ③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④蜜麻黄绒: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kg麻黄绒,用20kg炼蜜 药材性味辛、微苦,温。 功效作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症状用量:2-10g;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相关配伍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 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三麻、桂与白术相配,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四与石膏配伍,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使用注意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麻黄发寒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和阴虚盗汗,喘咳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麻黄。而且,麻黄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者慎用麻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8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便民信息今日更新怀孕大母羊
- 下一篇文章: 敛肺滋阴之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