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小科普丨饮食与中药疗效之间的正反作用
白癜风的最好治疗方法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作为一名中药调剂师,在窗口调配发药中经常被患者问到:医生,服药时饮食需要注意什么;这药太苦可否放些糖来调味?带着患者这些问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药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服药期间能(需要)吃什么;不能(食忌)吃什么都是有讲究的。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中药与食物有各自的性味、归经、功效。中药与食物相遇,有相和、不相和的差别,相合提高中药疗效,所谓民间传说的吃啥补啥,不相合会干扰中药疗效、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服药期间认识和了解药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中药药性的“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四气”· 中药药性,有四个特征--“寒热温凉”。这四个特征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治疗效果分析总结的。临床应用时首先要辨识患者的体制,并结合药理特点,依据中医“理、法、方、药”中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进行应用。根据药性特点,例如: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养阴生津、平肝潜阳等作用的中药大多是寒凉性药物;有散寒、温中、助阳、补火、行气、益气等作用的是温热性药物。食物也有相应的寒热温凉之分,如:如绿豆、黄瓜、苦瓜、萝卜、西瓜、梨、薄荷、紫菜等性多寒凉,与寒凉性药物同用后达到协同作用,增强清热泻火、解毒消炎的作用;如:姜、葱、蒜、鱼、韭菜、龙眼、荔枝、羊肉等温性食物,与温热性药物合用能起到温中、补虚、除寒等增效作用。 ·中药药性--“五味”· 中药“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趋势和疗效,辛味有发汗、疏通血脉、行气血、化湿开胃的作用;甘味有补虚、调和脾胃、缓急止痛等作用;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滋阴润燥等作用;苦味有泻火消暑、清心明目的作用;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食物的“味”对人体也有类似药物的作用。 中药“归经” 中药“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如生姜(食物)半夏(药物)合用能和胃止呕,二者归胃经;饴糖(食物)蜂蜜(食物)款冬花(药物)能润肺止咳,都归肺经;龙眼肉(食物)枣仁(药物)能养心安神因此归心经等等。 了解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对服药时需要配合哪些食物或者“吃啥补啥”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的“食忌”有哪些? 中药的食忌是指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民间通常所说的“忌口”。有些药物在服药期间饮食上加以注意,才能保障药效、降低毒副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一通常的饮食禁忌(忌口) 患者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有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胃肠刺激、消化不良等妨碍脾胃功能,影响药物吸收和产生负面作用。 二、与病证相关的饮食禁忌(忌口) 根据具体病情不同,饮食禁忌有侧重之分,如:寒性病(寒性病:由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阴气过剩,体内寒气多的一种情况,表现为患者出现怕冷、流清鼻涕、脸色苍白、口唇颜色发淡、容易疲劳等症状)。此时,患者不宜食生冷食物;热性病(热性病: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或邪气相对强盛导致体内脏腑阴阳失调,阳虚阴盛的情况,表现患者发热、烦躁、便秘、潮热盗汗、心悸失眠等症状)。此时,患者应忌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哮喘过敏性疾病、皮肤病患者不宜食用鱼虾蟹等食物;胸痹患者忌食肥肉、动物内脏及烟、酒等;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者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食物;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忌”影响药力的食物 如:萝卜助消化、清肠胃,服用补气药时忌食用;牛奶富含蛋白质及钙、铁等,易与某些药物的成分形成不易吸收的凝块,忌吃完中药马上喝牛奶,喝奶和服药需要间隔一个小时以上。 四、“忌”容易引起或加重过敏反应的食物 如:过敏性哮喘、鼻炎、皮炎的患者发病期间忌食鱼、虾、蟹、蛤、韭菜、发菜、茴香、芹菜等食物,以免诱发过敏;忌食鸡、羊、牛肉、竹笋、香菇、花生、芒果等易致敏食物。 五、“忌”与药物不相合的食物 如:药方中有鳖甲,不宜吃苋菜;有荆芥,不宜吃黄腊丁;有石膏,不宜吃荞麦;服用双黄连忌吃大蒜,服用发汗药忌吃醋和生冷食物,否则会降低药效;吃板蓝根忌吃冷饮、绿豆、香蕉、苦瓜等凉性食物,否则容易腹泻。 六、“慎”放糖 患者在服药期间除了注意上面讲解的忌口,很多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经常会遇到中药太苦能否放糖来调节苦味的疑惑?糖作为矫味剂,放糖来调节中药汤剂的苦味,有一定的弊端: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有些苦味的中药具有特殊的疗效,糖(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元素与中药成分蛋白质和鞣质结合产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有效成分凝固变性,影响疗效。服药期间尽量记住“良药苦口”的道理,避免放糖;对于特殊患者,如:儿童等,如果没有矫味剂,苦味会难免影响喝药的剂量甚至导致呕吐等直接影响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根据不同配方,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特殊情况需在大夫和药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调味。 中药服药饮食禁忌对保证药物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也需要注意,服药期间不可以过分强调忌口,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结语:中药药效与食物的关系和中药服药饮食禁忌对保障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患者通过了解和认识药物疗效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合理安全用药,使中草药能够发挥应有的疗效,使患者健康得到保障。 资料:[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常明荣.服用中药必须注意饮食禁忌[J].齐鲁药事,,28(10):.[3]徐平.《伤寒杂病论》中的食疗思想及应用方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25.[4]常明荣.齐鲁药事,,28,10.[5]王玉华临床调护(中国民间疗法),22,6.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7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古籍完整版整理华佗神方华佗内科神
- 下一篇文章: 三伏天做好三伏灸,科学养生不用愁